第二三五章 阻力-《宋帆》


    第(2/3)页

    “只怕……”李纲想了一会道,“只怕会有些阻力。”

    “你是说来自苏家,来自宫里?”杨帆微晒。

    “这苏峙曾与我在御史台共过事,其人行事公正廉明,我倒是不担心他会阻挠于我们办案。只是……这苏成是他唯一的儿子,宫里的那位肯定要闹上一闹。大人也知道,皇上素来心软,这苏成的命他多半会保下来。”

    “那就让皇上下决心,像苏成犯下如此案子,还不能将其法办的话,我等还怎么有脸坐在现在的位置上。”

    李纲点头称是,不过还是犹豫道:“只是律法不外乎人情,大人可否看在苏峙公忠体国,捐献赈灾之粮的份上,免那苏成一死。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他个终身充军流放,也不为过。”

    杨帆戏谑道:“听闻李大人素来刚正不阿,怎么这次这么怂了?”

    李刚倒也不恼,爽声笑道:“老夫岂是屈于权贵之人?不过老夫亦非那些不知变通的腐儒。之所以提议大人饶那苏成一命,却是与提议重罚那曹齐一样,皆是为了我等此来江南的目的。”

    见杨帆仍是无动于衷,李纲继续道:“苏家是江南一带的百年大族,苏峙也是德高望众的大儒。如果能卖与他一个人情,他必会出面说服诸多大族,放出族中存粮。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压低江南之地连续上涨的粮价,哈!也可以为大人省下不菲的银两。说实话,若非是为了朝庭大局,老夫便是拼着事后罢官,也要立斩了那苏成。大人知道,邓肃与老夫乃是忘年之交,他也是这几年里老夫所见为数不多能够洁身自好的年轻人之一。他的死,老夫既痛心又痛惜!”

    杨帆会心地一笑,他知道李纲违心地做出这番提议,确实是为了筹集北伐钱粮之事。他起身拍拍李纲的肩头道:“关于钱粮之事,不必太过担心,他们囤积粮食无非便是想狠敲本官一笔竹杠,那到时候本官让他们敲就是,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们吃下去的,早晚会给我吐出来!更何况,他们吃得下么?也不怕噎死。”

    ……

    宣和三年十二月,大宋官场的一次震动,从宣州发端,向着附近乃至京城波动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