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烽烟再起-《宋帆》
第(2/3)页
这便给金国留了一种宋人狡诈、不守信用的印象。当然,金人生猛,见大宋迟迟不肯出兵,便干脆不等对方,悍然向辽国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直到五月之时,见金国连下中京、西京,将耶律延禧赶进夹山,赵佶、童贯等人怕金人回师先行占领燕云之地,才议定立即出兵,进军燕云。
此时辽国已分崩离析,而对于向自己求和的耶律淳,朝堂之上竟然无人将其放在眼里,仿佛燕云之地便如囊中之物一般。
五月底,大宋十万军队迫近宋辽边界——白沟。
喊了百年“收复燕云”口号,终于到了看见希望的一天,童贯等人自然是欣喜若狂,急欲毕其功于一役。
此时,童贯、蔡攸、谭稹、种师道、杨可世、辛兴宗、赵良嗣等一干主要将领均抵达朝庭北伐大本营——河间府。
见主要将领均已到达,童贯便在这儿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商议攻取燕云之地的具体策略。
在此次会议上,曾在征剿方腊过程中立下大功和辛兴宗、杨可世,极力争取己部立即跨过白沟,直取燕京。在他们看来,此番攻打已经奄奄一息的辽国,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样的主张自然遭到枢密院统计局宇文虚中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陈述探得的事实,直言耶律淳在燕京之地经营日久,实力非同小可,而如今耶律淳当了皇帝,燕京成了他的帝都,他必会拼死守卫自己的领地。而且耶律淳比之耶律延禧强上太多,他这些年招贤纳士,手下聚集了一批谋士名将,可谓兵多将广,不可小觑。
此话虽换来辛兴宗、杨可世的不屑,但童贯此人生性胆小,听了宇文虚中之言,便决定先礼后兵,看耶律淳可否在大宋兵临城下之际纳土归降——从这点也可看出,在他的心底,耶律淳仍是他的俎上鱼肉,根本不曾引起重视。
于是,童贯便以他大宋开府仪同三司、太师、领枢密院事、河北河东宣抚使的身份,向耶律淳招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