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最早过期的是端午发的,五月二十六号,剩下的都是中秋的。” 五月二十六号,她肯定是去了京都的。 那应该不会浪费,就是时间上可能有点赶。 “那你端午的那个和中秋的,总不能是一个价吧?”周书瑜买这个不怕被卫雯雯看到,自然是有时间跟他慢慢磨。 果然那人听到她这样还价,立刻反驳,“端午离现在还有七个月呢,哪能便宜啊。我本身卖得也不贵,就七十块一张。” “外汇券在这边也用不了。马上就要封路了,现在急急赶赶地去京都和沪市,家里的事也安排不好。那可不得明年四月再出去,到时候就剩下两个月,你不便宜点,我万一遇到个什么事,耽误下时间,这票就废了。” “那……那你买多点的话六十一张,中秋的还是七十。” “端午的五十,中秋的六十。”周书瑜继续往下还。 在羊城七十一张都愿意买,那是因为大家都指着买到外汇券,好去京都的古董铺子光明正大地买老物件。 沪市那是因为有友谊商店,大家有钱的直接就可以进去消费。 但春城不一样。 这边达到了级别,一年三节能发外汇券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但离沪市、京都都远,很少有人愿意特意坐几天的火车,去大肆消费几百块。 而且春城这地方偏,思想也就会更保守些。 更想不到要去光明正大的买什么老东西。 甚至连想都不敢想一下。 所以这边的外汇券,肯定是得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些的。 “你能买多少?”那人想了下,才问。 “你有多少?” “端午的我有五张,中秋的有十五张。” 这么多?! 周书瑜显然也没想到。 她皱着眉仔细想了想,买这么多老物件会不会不太好。 可随即又觉得,外汇券多了不怕。 大不了去友谊商店逛逛,买点东西。 “行,那你都卖我吧。”周书瑜低头去挎包里拿钱。 她早就取了一万块出来,每一千块放一个信封,收在空间里。 就是怕自己突然要买点什么。 “一共是一千一百五块。”那人票拿出来,给周书瑜报了个数。 周书瑜接过票,仔细检查了下,确定没有问题,才把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那人。 然后又从另一个信封里,拿了十五张大团结给她。 交易完,周书瑜没再磨蹭,立刻就去找卫雯雯。 此时她的糕点已经卖掉了四分之三,还剩下四分之一。 周书瑜把自行车停在边上,就蹲到了卫雯雯身边。 “我们卖完了,直接去国营饭店吃早饭吧。这春城的冬天真冷,真没办法想象下雪的时候,这些人怎么出来。”她搓了搓手,小小声地絮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