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尔等欲陷朕于不孝乎?-《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2/3)页

    “天津卫?姐夫胆子可真的大。”

    送走隋越,朱允熞将战舰停在内港军用码头后,犹豫再三还是给朝廷写了塘报。

    毕竟,朱允炆现在才是大明名义上的皇帝,自己是他名义上的臣子。

    那诡谲云涌的朝廷,似乎让他一夜之间成长了许多。

    未来的几年,不止有外敌,内患也不会少。

    曾经那个莽撞的少年,忽然觉得脑壳有点痛。

    这一夜之间,他似乎要开始长脑子了...

    。。。

    “臣请奏,凡朝廷五品官员以上及各县县令,皆可向朝廷荐才。”

    方孝儒言毕退到一边,神态悠然带着一丝得色。

    “臣附议。”

    “臣附议。”

    对这种好事,百官自然拥戴。

    所谓荐才,其根本就是宋朝的保举法,也有点像唐朝的投行卷。

    说白了就是绕过科举这条路,给士族的家臣、投效的书生,开辟另一条为官的通道。

    洪武朝的科举,可是‘坑苦’了这些士族。

    君不见现在朝中的官员,有多少是来自寒门,甚至百姓?

    倘若长此以往,士族们如何能重振当年的门楣?

    自黄巢屠尽天下门阀,这些年过去了,又何曾再有五姓七望出现?

    是这保举法能顺利施行,不出百年,他们这些士族中,又能出现多少新的门阀世家?

    朱允炆有些犹豫。

    他信任士大夫集团不假,但也不是纯粹的傻子。

    就算再傻,资治通鉴总是看过的吧?

    难道他不知道门阀的坏处?

    保举法在宋朝造成的臃官之患,仍旧历历在目,他又如何看不出来?

    但他现在的位置有些尴尬。

    他这个皇帝得来的手段,没那么名正言顺,说句难听的,他就是篡位!

    若不是有文官和士大夫阶层支持,岂能这么顺利坐在这个位置?

    先帝走后,他已和这些士大夫们成为利益共同体,牢牢绑在一起。

    两害相较取其轻。

    相较于危及帝位,将来可能出现的臃官之患,不过是小小疥癣之患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