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六部尚书都那么辛苦了,怎么才三品啊? 直接正一品! 各地布政使? 不要客气,二品官职都拿去! 从上至下,原级官员的品俸统统上调,随之一同上调的还有俸禄。 原本的官员升级了,那多出来候缺的官员怎么办? 一个字——加! 六部在左右侍郎之下,又增加了左右侍中的职务。 还有御史台的什么佥都御史,只要能想到的,那就统统安排上,也不管职能会不会重叠。 这就导致现在朝堂上朝的大臣几乎多了一倍,原本能站在奉天殿的一些臣子,现在只能委委屈屈的站在门外。 要不是皇爷爷留下遗训‘官不修衙’,朱允炆都想重修奉天殿了。 在方孝儒的帮助下,家里的子弟都有地方安排,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对科举自然没那么热心。 正因为方孝儒的‘无心插柳’之举,却让这一届的恩科变得公正了许多。 只是这个公正,却未必是好事。 安排完恩科的事,朱允炆正准备宣布散朝,翟善忽然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事起奏。” 朱允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翟爱卿请讲。” “臣要说的还是平叛的事。” “说吧。” 翟善看了一眼一脸懵逼的齐泰,微微一笑:“臣以为长兴侯赶到真定府后,为防一军二主,不如让李景隆的东军撤离。” 齐泰更加莫名其妙了。 这翟善莫不是疯了? 两军会合后,朱棣叛军一战可下,这泼天的功劳不要了? 翟善却有更深的心思。 朱棣人在真定,大军也在真定,那北平必然疏于防守。 李景隆虽然损失了数万士卒,但元气未损。 而现在的北平城,城墙失修,仅有朱高炽带着一万大军守卫,一旦拿下... 和收复真定北线、保定的功劳比起来,一战收复北平,才是他真正需要的滔天之功! “陛下,臣以为长兴侯可坐镇真定,与燕王正面交锋,即便不胜,也能将之拖在真定一线, 而李景隆的东军,则可以撤出真定,绕行河间府,直取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