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JOJO(五)-《系统已上线》
第(2/3)页
“很好,乘务长,你做的很好。”夸奖能够给人带来勇气,当然,如果有切实的证据证明「危险」在掌控之下,更能让人放松,张孝就要如此做,虽然这在各种意义上都只是个谎言,“其实你不需要紧张,你并不会有危险。”
先用肯定的语气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这话却又是听讲人内心渴望的言语,无论是理智试图否定,又或是感性期待肯定,她都会带着奇妙的希翼、加倍认真听讲。
而认真听讲可不代表认真思考,这时候,人的思考速度其实会变得更慢、更容易受到言语的影响。
当然,还要用事实开场,得到初步的认同。
“用毒杀人,这很明显是一起谋杀案。”看到乘务长点头,张孝声音更加低沉却更加稳定厚重,“虽然罪行可怕,但其实比起冲动犯罪,谋杀案的犯人更没有危害性……想想吧,为什么选择谋杀?为什么选择下毒?”
提出疑问,引发听讲人的自主思考,但,她的思考很慢,这就给了你可乘之机——用言语引导她的机会。
“因为他胆小!”张孝低沉厚重的声音莫名的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不由自主的令人相信、信服。“无论这个谋杀犯罪行多么可怕、手段多么狠辣,谋杀就是因为胆怯,下毒就是因为畏惧,他害怕法律、害怕血腥、甚至害怕正面面对这个死者。”
他先一步给出一个详细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而在这个巧妙的时间点——听到疑问,却又还未得出自己的结论前;听到这样“有力”的回答,则会让人不自主的认同,然后误以为是自己思考的答案。
这种心理上的奇妙习惯源自于人类的惰性,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本质的差别,是人类思想上的惰性。
当然,张孝可不是为了培养乘务长的思想惰性,而是为了接下来的「逻辑植入」,或者叫「观念植入」。
当一个人初步认可了另一个人的观念后,只要不引起剧烈的反感,她就会不自主的把认可扩大化,认可你的思考就是她的思考,认可你作为“头脑”的作用。
这时候,只需要逻辑清晰的“讲道理”就好了,她自然会顺着你的逻辑线,与你一起得出你想要的结论。
“他为什么害怕正面面对一个五六十岁的中年男人?”
“因为这说明他没有正面执行凶杀的能力,他一定是个身体上「弱小」的人。”
“他用毒杀人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而且你看,他到现在还未现身,这说明了什么?”
“这显然更说明了他没有承担杀人后果的「觉悟」,他在思想上也是一个「弱小」的人。”
“他身体弱小到比不过五六十岁的、早已走下巅峰期的中年人,他同时又是一个惧怕坐牢的胆小鬼,想想吧,除了毒药,他还有什么?”
“什么也没有!他没有手枪,也不会有小刀,他只有那一点点毒药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