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璟刚登基一个月,就已经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他们奉赵璟为主,看重的是他头脑一般,有勇无谋。 可当这人登上了帝位,露出了獠牙,他们这才知道自己看错了,被赵璟给蒙蔽过去了。 他要是有勇无谋,这世上就没有足智多谋的人! 先蒙蔽了他们,又蒙蔽了百姓,足够聪明;且他武力超群,又懂得如何派兵遣将,几乎没有弱点。 在前面那个皇帝死后,又有一伙叛军妄图攻进京城。 这次赵璟没有再留手。 那群叛军在他精心练就的兵将们面前,比三岁小儿还要不堪一击。 官员们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赵璟早就谋划许久。 他手里头有兵,他的兵只认他为主;他自己又懂得示弱藏拙,还擅长收买人心;甚至连他们都不知道,原来兵符赵璟从来没有交给皇帝,一直留在他自己手中。 明明他可以发动叛乱,却巧妙地利用了他们,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了政权的交替。 这个男人的心智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可是他们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上了贼船,只能跟着赵璟。 至少他是个英明的君主,说不定真能开创太平盛世。 更何况,赵璟在民间威望很重。 他身上唯一的瑕疵就是当初把妻子丢在了京城,跟着那时还没有上位的三皇子搞叛乱。 可他的妻子没死,还跟他相敬如宾,也化解了这件事带来的大部分影响。 总而言之,赵璟如今还算是得民心。 其他的叛军看到赵璟手里的兵如此勇猛,十分震惊。 他当上了皇帝,已经让不少人瞠目结舌,看到他手下的真实兵力,一时间更是人心惶惶。 赵璟藏得可真够深,谋反之心被他藏得严严实实,兵力的真实状况也藏得不为人知。 如今他成了皇帝,稍微显露一点出来,各大势力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他们得自保,而不是上赶着送人头。 京城难得进入了比较平稳的一段时期。 可平稳只是相对而言,百官们的心中可一点都不平静。 赵璟摆明了油盐不进,上位后他只大力改革民生,训练兵马,除此之外,他只提携了几个亲信进入朝堂,连杀鸡儆猴之事都没做过。 他要是做些什么,他们还能猜测一下。 可他什么都不做,他们就越加惶恐。 就在这时,他们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赵璟广纳后宫,他们把女儿送进去,加深利益纠葛。 作为帝王,多多繁衍子嗣是他分内之事,他为何能轻易上位,还不是因为上一个皇帝连个孩子都没留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