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节 丰收-《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若真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舍弃部分无用关隘之后,实行坚壁清野,建奴若是入寇,其转运粮食又要多走几百里路,只会势弱。”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是事后诸葛而已!”

    秦浩明笑笑,这是昨日和阎应元辩论的问题。

    战争的手段是多元化多样性的,并非真要一刀一枪取胜才算胜利。

    并且依据时下局势,举例说明。

    那就是探讨如果放弃辽东部分边关,集中精力和力量守住辽西走廊以及辽南沿海地区和沿海岛屿,将不费一兵一卒,熬死建奴。

    当然,谈这些目的是想让阎应元思路开阔些,不要受到故有思维限制。

    以时下的政治环境,如果自己和阎应元昨晚所说的这些东西要是泄漏出去,只凭不战而弃土数百里一条,自己绝对会被御史言官喷击至死。

    时下的大明,委实没有战略人才啊!

    如果大明能够能够在去年,在敌酋多尔衮攻打朝鲜和蒙古之际,派出卢象升的天雄军和孙传庭的秦兵,破釜沉舟与鞑虏死战。

    抢到先手,让战争转向对己方有利的方向,或许,大明也不会葬送在建奴之手。

    唉!

    说一千道一万,是崇祯皇帝等人对敌酋皇太极的勃勃雄心一无所知。

    对建奴的入侵,崇祯帝仍认为只是一般侵扰,没有意识到这已是到了两朝争天下的关键时刻。

    因此,朝廷尚存侥幸之心,在战略和行动上自然不会得力、有效。

    便如此次建奴入侵后,崇祯皇帝还只是觉得边关需要加强,否则还要吃亏而已。

    或许,谁都是后知后觉,若不是仗着穿越者的身份,自己或许也跟他们一样。

    不过,现在自己有钱有粮,又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若还是输给建奴,那才真是千古罪人!

    “余千户,若是物资不能装满漕船,沿途带些青壮流民回临浦。”

    此刻,秦浩明信心满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