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出兵-《大玄镇妖师李夜清》
第(2/3)页
说到这里,李光弼却顿住了,虽然李光弼他自己对于年关时却要行军去庸都城并不在意,但是上京十二卫中的那些军士们却不会这么想。
他们本来就跟随圣人御驾亲征大月氏,整整两年才返回了玉京城,本来可以趁着年关休沐和亲人相聚,可却又要被召往边关。
李镇看出来了李光弼心中所思,当即挥手道。
“好了,此间行军突然,也有些委屈你们了,难得的年关休沐,却又要被召去庸都,传令下去,从此去庸都城的军卒,全都赏银十五,肉两斤,酒一斤,也让他们的亲人过个好年。”
见李镇这么说,李光弼也安心了不少,他拱手道。
“多谢圣人。”
但首辅姜巨鹿却提出了疑问。
“圣人,每个军卒都赏十五银,三卫一营约一万七千人,那就是近四十万银,国库今年实在空虚啊,再支出四十万………”
没等姜巨鹿说完,李光弼就皱起了眉头,他甚至有了一些怒气。
“首辅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六品以下朝堂臣子年关休沐也能有五十银,这些年关还不得与亲人团聚,还要为了大玄百姓去边关厮杀的将士们都不值得十五银的奖赏吗?你首辅大人一品大员,年关休沐的俸禄足够二十万钱,合计四十黄金,既然国库如此空虚,首辅大人为何不把这俸禄和家产都奉献一部分出来,听闻首辅出身庐江何氏,又是玉京赵氏之婿,这都是大玄第一等的门阀士族,想必不会缺钱吧。”
李光弼这一番话明里暗里都在骂他,姜巨鹿气的胸膛剧烈起伏,但碍于圣人李镇还在这里,他也不便开口。
徐达与黄广孝如今只是空挂着大将军与宰相之职,并不出入朝堂议政,因此昭武将军李光弼和首辅姜巨鹿就是实实在在的文臣与武将之首。
可是这两人平日里也不对付,政见相背时更是势同水火,远没有当年徐达和黄广孝那样的关系。
想到这里,李镇就颇为头疼,当下他一拍书案道。
“好了,不必争吵,军队赏银之事朕自有办法,既然事情已经定下,那么昭武将军你今日派使通知羽武二卫和神机营,挑选十名随军偏将,后日启程,愈快愈好,另外,姜首辅,劳你这两日统计出大玄各地那些汝南吴氏出仕的官员,年关休沐后将他们全部停职,直到庸都城之事彻底了结后再做打算。”
听到圣人发令,李光弼和姜巨鹿也都停止了争吵,立马拱手道。
“谨遵圣人之命!”
言罢,李镇挥手道。
“好了,没有其他事,你们二人就先回去准备吧。”
走出坤宁宫后,李光弼侧目看了身旁的姜巨鹿一眼,随后冷哼一声,将八宝夜明盔戴上后就径直离开了,而姜巨鹿也是如此,就连正眼瞧都没瞧李光弼一下,朝着相反的方向离去了。
这两人走后,坤宁宫的徐达也径直躺坐下来,看着那李光弼和姜巨鹿离去的方向道。
“这两人啊,虽然都是为大玄计,但这关系却是一言难尽啊。”
听到徐达的话,李镇也是揉了揉眉心。
“是啊,若是他们俩之间有当年你和黄广孝的一半儿关系就好了,我也就不用如此操心,还要在他们两人之间周旋。”
但徐达却不在意的说道。
“都还年轻嘛,李光弼今年也不过三十有一,姜巨鹿明年才刚刚不惑,今后大玄二十年都还需要靠他们两人做梁柱啊,当年黄广孝刚从敦煌国出山时,我不也看不起他,后来就渐渐的成弟兄了。”
说到这里,徐达又看向首座的李镇道。
“说道黄广孝,那个秃子把自己关在栖霞寺里也闲出鸟来了吧,不如我们等年关的鱼龙会过后,就去栖霞寺里小住上几日?”
闻言,李镇也表示赞同,他侧躺在书案后的软枕上,端着茶盏问道。
“我也正有此意,反正黄广孝那厮也从来不缺酒肉,对了,我之前和你说的那事儿,你考虑的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