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他们实在待不下去,家博大哥是带着他到一位孙姓大娘家坐了一会儿,那位孙大娘待他们倒是比程家父母还热情,还给他们端了绿豆汤。 想起来的秦虎看孙大娘觉得亲切起来,笑道:“原来是那位热心的孙大娘,是我的不是,竟没认出来。” 孙大娘摆了摆手,笑呵呵的,“也就只见过一面,我要是没听到你的名字,也认不出来哩。” 又一脸感叹道:“说来时间过得可真是快,那时你和家博还都是个毛头小子,转眼你都成家了,而家博……唉,世事无常啊!” 说到这个,秦虎的眼神也暗了暗,家博大哥是个好人,摊上那样一对父母,又英年早逝,真是老天不公。 眼见着气氛低沉下来,郭喜安连忙转移话题,“我瞧着秦虎兄弟你送来的东西里面还有两袋棉花,你们家还种了棉花啊?” 这个时候,还有许多人家饭都吃不饱的,很少有人浪费土地去种棉花,向阳村就没见有人种的,郭喜安确实也是好奇。 一直没说话的何珍回答道:“我们今年也是头一回种,先前都是种的粮食,去年我们在镇上开了间米粮杂货铺,生意一般,便寻思着增添些新货来卖,这附近村子里很少有卖棉花的,我们便想着种来试试。” 郭喜安惊讶:“你们在镇上开了店?”她去了镇上那么多回怎么都没有碰见过。 “在北街的十里巷靠里的位置,地点有些偏,嫂子可能没往那里去过。” 北街十里巷?郭喜安想了想,她还真是没有去过。 说到这里秦虎又说了今天来这的另一件事:“是了,嫂子,我们来也是想问问你,你要有需要售卖的粮食,可以放到我们店里寄卖,虽然价格高不了太多,也比一般的收购价能多卖些。” 村里人收获了粮食,要么自家背到镇上摆摊售卖,卖不卖得出去,卖多卖少全靠运气。 要么就是一些米粮商人会来村里收购,以往村里这米粮商人都是找里正找来的,收购价都是统一的,因为是大批量收购,这价格上比市面店铺的卖价自然要低上一些。 孙大娘婆媳听到这里可都是羡慕了,他们家今年收的粮食也不少,售卖的粮食便是托付赵里正找收粮商收购的,虽然这样一下都卖完了,这价格便只是一般般的收购价,要是能放到店里卖,那可要多挣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