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长孙无忌还是很清楚的,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於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简单的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三十五年的时候,楚国讨伐随国,随国的国君说:“我没有罪。”但是楚国却说:“我处在蛮夷地区,今天诸侯们都背叛王室互相侵伐,互相攻杀。我有军队,想凭此参与中原的政事,请求周王室尊奉我的名号。”随国人替他到周王室请求尊号,周王室不答应,随国人回来向楚国报告。 三十七年,楚熊通大怒说:“我的祖先鬻熊是文王的老师,很早死去。周成王提拔我的先公,竟只赐予子男爵位的田地,让他住在楚地,蛮夷部族都顺服,可是周王不加封爵位,我只好自称尊号了!”于是他自称武王,和随国人订立盟约后才撤军。从此便开始垦殖濮地并占有它。 这个故事就是简单的拳头大就是老大的典范。 楚国作为周王室的封国,自立门户自然是大逆不道的,但是楚国却做到了,至少在秦国强盛以及楚国分裂成三国之前,楚国都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动也动不得庞然大物。 这全都得益于楚国的拳头大。 楚国的对外政策一项简单,那就是如果我看你不顺眼,那我就先莽你一波,如果一波我莽不死你,那就两波。 这个简单的政策帮助楚国在战国的中期占尽了便宜,至少在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是没有一个诸侯国想要和他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的。 可是就算楚国这么做了,甚至背叛了自己曾经的宗主国,后人依旧没有拿有色眼镜来看他,相反,大家都记得楚国最强盛的时候,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而张楠想要做的,就是将大唐也打造成一个楚国这样的国家,那就是不管做了什么,后世人都只会记得大唐最强盛的时候,至于是不是背信弃义,或者是做了什么龌龊的事情,那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毕竟后世的世界警察老美可是能够凭借着一管洗衣粉就能够推翻一个政权,甚至能够审判一个小国的领导人。这就是实力带来的好处。 到了最过分的时候,世界警察甚至连一管洗衣粉都不用拿出来,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够随便的入侵一个国家,这就是实力强大的好处。 张楠虽然不喜欢战争,但是张楠清楚的知道实力强大就能够避免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战争这条铁律。 “长孙大人何必如此如此拘泥于条条框框呢?这国与国之间,从来不存在什么信义问题,全部都是利益至上,长孙大人可以仔细的回忆回忆我们对西突厥到底如何?”张楠笑着说道。 张楠这么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大唐在攻打突厥的时候,只是对东突厥动了手,没有对西突厥动手,而且在把颉利捉回长安城之后,大唐可是没有再继续找突厥人的不痛快。 言外之意就是突厥人只要不乱跳,那他们肯定是平安无事的,而且为了把这群突厥人变得听话,张楠甚至是想到了羊吃人这样的方法,大唐大力的和突厥通商,在交易时尽量都是用粮食来代替铜钱的,可是这依旧没有挡住西突厥的背叛。 “并不是我们大唐背信弃义,只是大食给了比我们大唐更加优厚的条件,所以西突厥就叛变了,就这么简单,就只是单纯的因为利益,西突厥就能够帮着大食搞定曾经的手足兄弟,难不成长孙大人还指望着大食对我们大唐有什么君子之约嘛?”张楠问道。 “所谓忠诚,只不过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这句话放在人的身上适用,放在国与国的身上更加的合适。长孙大人和他国打了这么久的交道,难道还不明白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嘛?”张楠笑着说道。 张楠这么说,自然是站在一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说的,作为一个后世人,张楠看过太多的沉沉浮浮,没有什么永恒的利益,就算是现在大唐的忠实铁杆小弟新罗,张楠认为也并不是多么的可靠,只要有一天李二同志驾崩,或者是金德曼失宠,张楠认为新罗再某些必要的时候还是会站出来狠狠的咬大唐一口的。 “清泉你这个话说的有些太绝对了。”李二同志说道。 “绝对嘛?臣倒是不这么觉得,再者说,未必是我们大唐最先背弃盟约不是嘛?我们作为一个礼仪教化不知道高出他们多少倍的国家,难不成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要背叛肯定也是大食先背叛嘛。”张楠说完便是给李二同志递了一个“你懂的”的眼神,李二同志便是立马的心领神会。 “行了,既然决定要建交,那就不要想的太多,如果大食能够同意清泉的这个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那我们给大食一个机会也并不是不行的,再者说,我们饱读圣人书,不能老想着打打杀杀对吗?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诸位爱卿还是清楚的吧。”李二道。 朝臣们看见李二同志这一副铁了心要和大食建交的样子,自然是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他们心里也清楚,只要做到师出有名,那其余的都不是问题,至于大食和大唐是不是处于和平的状态,那根本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而武将们想的就更简单了,建交不建交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反正到了最后还是要打,那他们只需要考虑到底怎么打赢大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