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神庙-《不聊斋》


    第(2/3)页

    闻言,陈唐默然起来。在这方面,他倒低估了这个世界思想上的问题。大塘乡虽然避世隐居,但心底里,对于鬼神和官府的敬畏,半点不减。

    当下说道:“山伯,我上次来问你,关于王六郎的事,事出有因。”

    山伯哦了声:“愿闻其详。”

    “王六郎显灵,说他已成神,管辖此地水域。”

    陈唐并不隐瞒。

    山伯一愣神,脸色变得阴晴不定,半信半疑。

    陈唐话题一转:“山伯,尔等居住此地多年,对于这脉河流应该很是了解。近年来,那捕捞到的鱼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山伯点点头:“不错。”

    这脉河流,并非大江大河,源自山水。长年累月的捕捞之下,河中的鱼的产量便开始锐减。大塘乡依山傍水,除了米粮主食外,肉食之类,主要便是靠山里和水里。但近年来,河鱼已经不好打捞到了。即使抓到些,也都是不大的鱼。而后面的山岭,靠近村庄的一带,野兽也变得稀少。

    这些问题日渐突出,好在村里在多年前就开始畜养家禽,养猪等。虽然未成规模,但也能提供一些肉食。

    “建立水神庙后,我相信其能提供一定的帮助,有助于恢复水产。”

    陈唐直接抛出利益上的引诱。

    山伯双眼一亮:“真的?”

    陈唐正色道:“这是双方有利的事,只要供奉香火,王六郎便会想办法让河里的鱼变多。”

    河道不宽,更不深,平常时候难得见风浪,村民们自无敬畏之意。这一点,不同于大江河。所以想让村民心甘情愿地奉上香火,只能从好处那一块挖掘。而王六郎当这水神,只是暂时之计,可以此为跳板,图日后的发展。

    山伯果然动心,便道:“但是建造神庙,需要不少石料砖木等,村人可不肯白白出工。”

    陈唐道:“这个山伯放心,我出钱,工钱方面,不比外面少。”

    山伯就笑眯眯道:“如此甚好……这样吧,我先与村老们商议一二,再做定夺。”

    “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