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收拾-《不聊斋》
第(2/3)页
苏菱迎上来,关切地问道。
陈唐说道:“暂且未知,还得看看。”顿一顿,问:“宅子收拾得怎么样了?”
“房间都弄好了,可以入住。多得阿宝他们回来,日常打理得好,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就好。”
返回村中,首要的便是解决住的问题,有个适宜的地方歇脚。
自从陈唐高中,光宗耀祖,全村上下俱是大受鼓舞,积极性很高,不惜花费,对村子进行了一番改造修建。有了这番基础,在战乱中,遭受到的破坏就显得没有那么严重了。不过昔日的村长族老几个,因为年事已高,饱受惊吓之下,纷纷逝世,目前村子一盘散沙。陈唐的归来,毫无疑问就成为了全村人的主心骨,寄托所在。
“公子,这一大箱子书籍还在,我挖出来了。”
王甫与宁弈抬着一口大箱子回来,满脸兴奋之意。
当初陈唐到宁州赴任,除了那几件宝物之外,别的东西很难携带得上车,便打包起来,用箱子装好。其中最有价值的,无疑便是书籍笔记。
诸多的书本,核心部分乃是胡不悔相赠的那一箱子,每一卷都是精品。熟读之后,用在考场上,有着莫大的裨益帮助。虽然陈唐已经功成名就,诸多内容也烂熟于心,不用再去读那些文章了。可对于别人而言,却极具价值。
所谓薪火传承,在这个世界,主要便是通过书籍的形式来完成的。而在天下读书人的心目中,笔墨文章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说具备着神圣的性质。
而今虽然天下大乱,科举秩序风雨飘摇,但时局总有安定的时候,秩序也会慢慢恢复过来。到了那时,大批的读书人依然会走进考场来博取功名。
在潘州暴乱时,王甫作为管家,忠于职守,将能带走的细软地契等物捆成包袱,带到身上,去到南服县后,交给了陈唐;而分量沉重,不好携带的,特别是装着书籍的箱子,他也能及时找地方埋起来,掩盖得很好。
今天回来,第一件事便去发掘,挖了出来。
“好,不错。”
陈唐赞道。
回来的第一天,实在有太多的琐碎事务要处理。到了下午时分,陈唐才躺到床上,眯上眼睛,很快就睡着。
从藁城出发,到抵达村庄,路途迢迢,最为辛苦的当然是陈唐。他一马当先,要负责解决的事情甚多,一件接着一件。最主要的安全问题,更是他一力承担着。几乎没有放心过一天,同样没有好好睡过一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