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神功压群雄-《金钗风云》
第(3/3)页
黄忠天久走江湖,对敌经验是何等的丰富,眼看阮山不敢封架自己的拐势,立时把一支李公拐的威力,全部发挥出来,拐拐挟着强猛的内力,带起了呼啸的风声。
转眼之间,两人已经交手五十余合。
阮山被那急如风雨的拐势,逼的向后退出了六七尺远。
黄忠天虽然占尽优势,但他心中明白,阮山只是被自己这威猛的拐势唬住了,不敢以长剑接拐势,才节节退避,如果让他想出破解之法,施展出进逼许文昌银笛出手的粘,滑二诀,就不难反宾为主,夺回先机,必得设法在他尚未醒悟之前,把他伤在拐下。
阮山虽然是节节退避,但他门户封守的谨严,剑路之广博难测,却使那黄忠天寻不出可乘之机。
黄忠天求胜心切,五十余招仍然找不出阮山的破绽,不禁心中焦急起来,心中念头轮转,忖思求胜之道,手中的拐势不觉一缓。
就这一缓,触动了阮山灵机,长剑突然施了一招“天河倒挂”,剑尖颤动,幻起了两朵剑花,斜刺入了黄忠天的拐影之中,左手却呼的劈出一掌。
强猛的掌力,逼住了黄忠天的拐势,剑化“回风絮柳”,左右点出。
黄忠天门户大开,眼看剑势点到,铁拐却收不回来,只好向后退去。
阮山一掌一剑,扳回劣势,灵智顿开,如影随形般,疾欺而上。
黄忠天绕场疾走,奔行了三四丈远,仍然无法甩开阮山那指向前胸的剑势,心知难已活命,长叹一声,停下脚步。
四周观战群豪不忍再看,齐齐一闭双目,心想以阮山连杀九名武林高人的手段之毒,心地之狠,这一剑势不把杖侠黄忠天开膛破肚才怪。
两个随在黄忠天身后而来的仗剑少年,齐齐虎吼一声,一左一右的挥剑扑了上来。
这两人都是黄忠天的徒弟,眼见师父将要死在阮山剑下,心中又痛又急,飞身一击,各出了毕生功力,两柄长剑,划起了两道森寒的剑气。
但见阮山健腕翻挥,手中长剑左右摇摆,铮铮两声,弹开了两柄袭来长剑,人却仍然站立原地,脸色肃然,俊目放光。
群豪凝神望去,只见黄忠天前胸处,衣衫破裂了三寸长短一道口子,人却毫发未伤。
两个仗剑弟子呆了一呆,齐齐回头叫了一声:“师父!”
杖侠黄忠天睁开双目,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咱们师徒还有何颜面立足江湖……”
扬手一掌,反向天灵要穴劈去。两个仗剑大汉,料不到师父有此一着,眼看他反掌自绝,竟然是救援不及。
惊讶之间,突然见人影一闪,阮山左手闪电而出,后发先至的拂在了黄忠天的腕脉之上。
黄忠天扬起自绝的一条手臂,突然间不听使唤,软软的垂了下来。
两个仗剑大汉,回目望了阮山一眼,不知是仇恨还是感激,叹息了一声,垂下头去。
智光大师高喧一声佛号,缓步走了过来,说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武林中从没有常胜之人,黄大侠也不用太过激动。”
黄忠天道:“身受强敌相救,此辱日后如何能报?”
阮山缓缓接口道:“不论哪年哪月,只要我阮某人还活在世上,黄大侠随时可报今日之辱!”
黄忠天厉声喝道:“我黄忠天纵能报得今日之辱,也必须得先饶你一次性命。”一顿铁拐,突然跃出一丈多远,大步而去。
两个仗剑大汉,望着师父的去向,紧追了出去,师徒三人,眨眼间隐入林中不见了。
阮山望着三人消失的背影,心中暗暗叹道:此人对我误会如此之深,真不知如何才能解释?
只听智光大师说道:“阿弥陀佛,三庄主剑路之博,变化之奇,实为老衲生平少见,那就不怪能在半日间连杀九名武林高手,老衲不揣冒昧,还想领教一二。”
阮山道:“大师空门侠隐,世外高人,只怕在下难是对手。”
智光道:“老衲自知胜望渺茫,三庄主请亮剑出手吧!”
阮山心知今日之事,已经非口舌能解说得了,也不再客气、长剑一领“天风振袂”,眨眼间幻起三点寒光,分袭智光三处大穴。
智光沉声喝道:“好剑法。”
袍袖挥拂,扫出一股潜力,逼住剑势,呼的一声,当胸劈下。
阮山长剑斜里兜回,封住智光掌势,道:“大师且慢动手。”智光道:“三庄主还有何言见教?”他连败了许文昌和黄忠天后,已经使在场之人,不敢再轻视于他。
阮山右手一翻,长剑入鞘,抱拳说道:“大师既然不愿动用兵刃,在下也愿赤手奉陪。”
智光道:“三庄主艺业惊人,老衲也不便奉劝,赤手、用剑,悉听尊便。”
阮山道:“多承夸奖。”
呼的一掌,推了出去。
智光运起功力,挥掌硬接一击。
双方掌力接实,响起砰的一声大震,阮山心神一荡,道:“大师好雄浑的掌力。”
施展开连环闪电掌法,连绵抢攻。
智光接下阮山一掌,心中也是一震,暗道:此人这点年纪,内功却这样精深,若假以时日,那还得了……
忖思之间,阮山已经攻出了十六掌,出手之快,当真如惊雷骤发,迅电奔至,智光大师被这一轮快速绝伦的连环追攻,逼得连退四步,大有应接不暇之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