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熟悉的声音-《金钗风云》


    第(2/3)页

    萧奇停下手,拂拭一下脸上的汗水,这时阮山已经转了回来。

    萧奇道:“恐怕是一种独门点穴手法,小弟不成,还要有劳大哥了。”

    阮山道:“兄弟只怕也难成功。”

    萧奇道:“大哥不用谦辞了。”

    阮山蹲下身去,缓缓伸出右掌,抵在无为道长的背心上,暗中运气,一股热流攻人无为道长的命门穴中。

    片刻之后,阮山收回右掌,左手疾出,连拍了无为道长身上四处大穴。

    阮山用尽了所有解穴手法,哪知无为道长仍然是端坐如故毫无反应,阮山长叹一口气道“不成,看来咱们是无能解救他们了。”

    这时,萧奇伸手按在无为道长前胸上,只觉得他心脏仍然在跳动,道:“他们都还活着。”

    阮山苦笑一声,道:“单以无为道长而论,他体内确实有几处经脉不通,不知那沈天奎用的什么手法,咱们竟然无能解开他们的穴道。”

    萧奇道:“各大门派的点穴手法,大都不同,有斩脉、震穴、拂穴各种手法,只要他们气息不绝,总还有救,大哥也不用心急,慢慢总可找出解救的方法。”

    阮山道:“如果他们六人穴道不能解开,难道咱们要背着他们走吗?”

    萧奇正想接话,突然听到一阵箫声传了过来。

    那箫声虽然柔细,但听在几人耳中,却如雷击一般,都不禁为之一怔。

    阮山摇了摇手,不让两人讲话,凝神听去。

    只觉得那箫声,充满着凄苦、哀怨,如泣如诉,悲伤无比,静夜中听来,不禁使人为之感叹。

    突然间箫声中断了,一缕余音,袅袅散去。

    阮山长长呼了一口气,低声说道:“好凄苦的箫声,九曲百转,消魂断肠。”

    萧奇道:“那箫声虽然轻逸飘渺,但抑扬顿挫,无一不清晰,吹箫的人,定然是一位武林高人,才能有这等充沛的气。”

    阮山道:“琴音所到,箫声婉然相随,看起来,那弹琴、品箫的两位高人,都在附近了。”

    萧奇心中一动,说道:“琴音先起,箫声随至,那是箫不离琴的了……”

    话没说完,琴声响起,几声调弦的声音过后,琴声一转,一缕如语如唱的弦韵,传了过来。

    倾神听去,那琴声似乎在叙述着一个缠绵的故事,凄婉动人。

    阮山、萧奇等,都不自觉的被那琴声所动,“只觉心头中,涌塞着万般凄苦、千种忧闷,不自觉的随着那幽幽琴音,潜然泪下。

    忽然间琴音顿停。

    阮山、萧奇等如梦初醒,不自觉的举起手,一拭脸上泪痕。

    萧奇长长呼一口气,道:“我除了奠祭母亲之时,哭了一次,这一生中今天是第二次落泪了。”

    阮山道:“兄弟也被那琴音所感,落下泪来,这琴音却是太过悲切,不知是何人所弹。”

    萧奇望了无为道长等一眼,道:“如若不是这里有六位受伤的人,今夜咱们一定可以找到那弹琴的人。”

    语声甫落,只听箫声又起。

    曲折的箫声,似乎比那琴声,更为凄凉。

    阮山一皱眉头,道:“咱们得去瞧瞧!”

    萧奇道:“大哥一个人去吗?”

    阮山道:“这里有六位受伤的人,咱们自是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兄弟请在此照顾他们,我去瞧瞧就来。”

    萧奇道:“如果遇上敌人,大哥请长啸为号,我也好赶往相助一臂之力。”

    阮山沉吟了一阵,道:“如果弹琴吹萧的人,要和咱们为敌,那也不会相助咱们了……”

    微微一顿,接道:“家师曾经告诉过我,凡是身怀绝技的人,大都生具怪脾气,万一冲撞了他们,说不定会激怒他们,如果伤在他们手上,你就是赶去了,也是无能相助,为了慎重,如果在一个时辰之内,在下还不回来,你也不用在此地多留,请带许老前辈,离开些地和郭兄会合,不用找我了。”

    萧奇还想接话,阮山已经大步出厅而去。

    这时阴云蔽天,四周一片黑暗,连一点星光,也难见到。

    阮山顺着那飘来的箫声,缓步走去。

    他全神贯注在那箫声上,也不知走到何处。

    只觉得那箫声愈来愈近,夜色中隐隐见到一个人影,似乎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阮山长长呼了一口气,定了定心神,运足了眼力四下打量一阵,才发觉这是一片荒凉的郊野,夜色中可看见不远处耸立的小山。

    阮山重重的咳了一声,希望能惊动那吹箫的人。

    那吹箫的人似乎陶醉在箫声中。人与那凄凉的箫声,浑然合一,对阮山的重咳声,好像没听见一样。

    阮山呆了一呆,暗道:我这声重咳,用力甚大,怎么他还是浑然不觉……

    忖思之间,突然听到一声断喝道:“什么人?”

    这声音突如其来,并不是由那吹箫人口中发出。

    阮山转眼看去,只见不远处一株大树后面,缓步走出了一个人来。

    忽然间,阮山觉得那人的声音很熟,只是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是什么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