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八五年的深圳是怎样的?刚刚腾飞,每一天都有暴发户-《走偏门》


    第(2/3)页

    而这第四部,因为某些主创演员的退出,现在急需寻找适合的演员加入进去。

    创作团队希望在内地找人,以打开内地市场。

    这个骗局的背景,大致就是这样。

    白老爷对五位徒弟简单介绍了一下背景,大家听得都蒙头懵脑的,电影方面他们一知半解,张跃才和我三叔,当时甚至连《最佳拍档》这部电影都没看过,他们看过的电影,也就是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刘三姐》、《鸡毛信》这样的电影。

    对于华侨城那个项目,他们更是一无所知,更不知道“主题公园”是什么鬼东西,是和广州越秀公园那样的东西吗?

    那玩意儿能赚钱?竟然让香港中旅集团花大钱来投资?

    陈小宝、常国强、刘秋菊三人也对此很是疑惑。

    只能说白老爷这五个徒弟,真是见识浅薄,不知道什么叫做战略性投资。

    不过他们都是小学文化水平,要想让他们目光长远,也是不可能的。

    白老爷就给他们解释,华侨城“锦绣中华”的主题公园,那是一个长远投资,到时候深圳发展起来,香港中旅集团肯定能在这里赚回十倍,甚至百倍的钱财。

    然后又给他们普及了一下当时香港的电影和音乐文化,当时周润发还没拍《英雄本色》,而且之前拍的几部电影,基本上都扑街,所以他的名气,其实还不是很高。

    当时影视界名气最高的,非许冠杰和麦嘉莫属,两人的《最佳拍档》系列,风靡整个香港,三部《最佳拍档》,都获得年度票房冠军,另外许冠杰也是粤语歌王,《最佳拍档》的主题曲《半斤八两》更是传唱大街小巷。

    除此之外,成龙、许冠文、洪金宝、元彪、吴耀汉、卷毛、钟镇涛、钟楚红则是当时香港电影界的中流砥柱。

    张国荣刚刚在前一年的专辑《monica》中崭露头角,开始走上传奇之路,不过那时候香港乐坛还不是他和梅艳芳的,而是许冠杰和邓丽君的。

    白老爷对五位徒弟普及了一下香港的流行文化知识之后,便开始说: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有三件。”

    “第一,了解香港中旅集团这个公司的背景,了解华侨城的规划。”

    “第二,了解新艺城这个电影制作公司的人员构架和公司结构。”

    “第三,物色那些想要做明星的富二代或者暴发户。”

    几个徒弟听着,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三叔心中则好奇不已,不明白白老爷是如何做到对香港那边的文化了解得如此清楚的。

    他自然不知道,上一年白老爷去过香港一次,那一段时间,他就对香港那边的情况深入了解过。

    现在他用的信息,其实还是84年的信息,比如他对徒弟们讲解的电影知识,其实都是84年的,现在是85年,这些信息肯定有所出入,不过也不会相差太大。

    其实白老爷甚至都不知道,新艺城是不是已经拍了《最佳拍档》的第四部。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

    反正现在国内这边,信息很封闭,对香港那边的事情了解不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