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侠客行--李白-《寻道天行》


    第(2/3)页

    “走?”

    “别多问,赶紧走。”

    “……”

    夏寻话急,墨闲、夏侯虽不明意,但却知道此地已不能久留。不多言语,几个眼色来回,数百北人即刻会意便紧随夏寻簇拥一块,迅速挤过围观人潮,朝着真武的上山石道退去。

    “他们想走?”

    “都千户,我们要不要拦?”

    “他们想上真武山避难,你迅速传信尚书台,其余人守住山口。”

    北人动,御林军士挺刀待攻本不愿放行,但见夏寻一行人并没有遁逃的意思,而是反道走向真武山道,看来是要上山逃难的节奏。介于真武山乃剑宗圣地,就好比商道圣地醉仙楼官军不敢冒犯一般,此间御林军也不好强行追杀过去。

    而许多聪明的人见状则顿时揣测到了醉道人的诗意。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诗不在意意更深。只是,想到这层深意的人,却都没有把话说出口来。

    毕竟,这里是真武山…

    “呵呵,愚生?呵呵。”

    看着夏寻领着人慌张急遁的背影,醉道人又一次莫名其妙地痴痴笑起。高举酒壶,当头灌一口烈酒,晶莹的水酒沿着他的嘴角肆意溢出,淋洒在邋遢的道袍上,好生不羁。

    待夏寻等人走入真武山后,醉道人忽然豪情再起,打眼环扫上下,高声吟喝!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城”字落,如重锤砸。

    豪情万丈,肝胆铿锵。

    如果说,醉道人前四句是对已经遁逃的墨言、余悠然说的,中四句是对墨闲说的,后四句是对夏寻说的,那这八句便是对此间所有人说的。

    诗至此,醉道人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三杯热酒下肚,慷概许诺,愿为故人两助擂刀。眼花耳热之后,胸中之义气,感动苍天,可贯长虹。这便是真武山对此事的态度,他要为夏寻等人作保!

    而此后四句则承上四句,引经据典,说的是数千年前战国信陵君救赵的故事。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为之震惊。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这无异于间接警告大唐官府,朱亥可为信陵君救赵,挥金椎,你若敢强行拿人,我真武山也敢拔剑嗜血,让国都再无宁日!这便是真武山的决心!

    你敢来,我就敢杀!

    “他们要造反吗?”

    “嘘,别说话。”

    “此诗另有含义。”

    “……”

    八句传散,恍然眀悟。

    此时场间的所有人才终于意识到,这醉道人可不是真醉啊。

    他不单止不醉,而且文采之横溢,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衔接上文,二十句诗,信手拈来,雄奇飘逸不说,他居然还能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把想法、情景、典故、人事全部糅合在一块,形成酣畅淋漓的五言。如此敏捷才思,恐怕连翰林院的大学士门亦望尘莫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