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峰回且路转-《乱唐》


    第(3/3)页

      杨国忠愤怒之下“老贼”二字差点脱口而出,好在反应及时避免了君前失仪。

      哥舒翰冷笑两声,如电目光鹰隼般射向杨国忠。

      “国难当头不比太平盛世,若不赏罚分明何以治政治军?若军政事不协,又何以平定逆胡?就凭借一张如簧巧舌,几根衣裙飘带?”

      言语犀利辛辣,责备讽刺毫不隐藏。

      “圣人驾前,口吐狂言,君前失仪,休再狡辩!”杨国忠面红耳赤,愤怒无比。

      “都住口!”

      李隆基的胸口明显可以看出在有节奏的起伏着,哥舒翰话中那句“不比太平盛世”深深的刺痛了他,刺的他浑身发颤,又猛然醒转。

      是啊!太平盛世已经终止在天宝十四年,而今河北糜烂,河东危急,连东都陷于贼手。这在大唐开创百多年来是绝无仅有的,李隆基为太平天子四十余年,倾其一生打造的骄傲,被杂胡儿三拳两脚砸了个粉碎。现在,就连最后一丁点自尊都被臣子扒了个精光。纵使他城府再深,涵养再好也忍不住爆发了。

      也不知多少年了,也许自张九龄被流放开始,李隆基的耳朵边就再也没有过这等刺耳的言语。

      “左仆射言之在理,县廷小吏骤然与中书门下比肩,的确是朕的疏忽。”

      哥舒翰肃容施礼,“圣人英明!”

      注:

      关于宰相,唐朝实行群相制,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在太宗时逐渐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名义,资望不及三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在文中哥舒翰加衔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上郡太守品秩为从三品,所以才有平起平坐之语,尽管两者权力地位在事实上相差很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