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目前,沈宽亲自率领八千人马镇守平集。 另外,度阳也有一万人马镇守。 沈宽还在合济留下五千人马,而隆庆府只有两千人马,外加一些伤兵。 熊津那边,还有两千人马。 其他几个大城,就只有几百人马维持稳定。 这基本就是沈宽手中的所有部队了。 而他们现在要面对的是敌人的十来万大军。 这两天,沈宽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放弃平集、度阳等地,将所有的兵马都集中隆庆府一线。 只要隆庆府有个两三万人防守,敌军休想攻破隆庆府。 但沈宽又迟迟不好下决定。 撤退倒是容易,可问题是,他们并未在尚庆道囤积太多的粮草,此前因为要修建横跨丹水的大桥,动用的人力比较多,粮草主要囤积在鹿安道那边。 一旦撤退,他们便无法再从其他地方获得粮草补给。 他们现在粮草,只够维持这两万多人马一个多月左右的消耗。 若是撤退了,如果殿下又不能及时从海上支援粮草过来,他们很可能陷入断粮的绝境。 正是因为考虑到粮草的问题,沈宽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犹豫再三,沈宽还是将营中的几个将领召集到一起,跟他们商量。 “咱们撤退倒是容易,可一旦敌军压过来了,想打出去就难了啊!” “咱们不能只想着防守,咱们自从跟着殿下征战以来,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这不是受气不受气的问题,现在敌强我弱,咱们应该集中力量进行防守!” “只要隆庆府和熊津不丢失,咱们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到时候才是咱们反击的时候!” “要我说,咱们就直接撤退,再把尚庆道所有黎国人手中的粮食都收缴了,把这些没粮食的人留给敌军,看敌军管不管他们……” 几个人都说着自己的意见。 这几人基本都是当初跟着沈宽在黎国这边养伤的亲卫军,现在都成为不大不小的将领了。 也正是因为他们基本都给云铮当过亲卫军,也继承了云铮的作战风格。 哪怕他们现在处于劣势,他们还是在想着找机会去咬敌军两口。 听着几人七嘴八舌的话,沈宽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不能再拖了! 就像殿下所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那就撤!” 沈宽下定决心,咬牙道:“各部撤退之前,尽可能搜刮粮草,哪怕带不走,也要烧掉!反正不能留给敌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