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长生只讲得出个大概,但具体的工艺他却不清楚。 饶是如此,陶生还是一字不漏的记了下来。 陶生如获至宝,待那笔墨干了之后,小心将其收了起来。 “多谢陈先生!” 陈长生道了一句:“青花要容易的多。” 陶生听后道:“先生放心,陶某还做不成这个事,师父出手,定会量力而行的。” 陈长生听后也就不担心的。 走的时候陶生还挑了许多精品的瓷碗瓷盘给陈长生带了回去。 随即他便关了铺子,马不停蹄的朝着城外跑去。 在那青山城外三里地处,正有三个火窑口烧着,周围的温度都要热上许多。 “师父!师父!!” 陶生的师傅姓崔,祖辈上本是做着烧青砖的活的,后来传来崔师傅这一代便慢慢转变成了烧瓷器的活。 后来崔师傅四处拜访,学了许多手艺,回到青山城后便专心于此道。 崔师傅正把控着火候,有些不悦道:“干什么,毛毛躁躁的,让你看铺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陶生咽了咽口水,说道:“师父你看这个!” 他连忙将怀中的纸递了上去。 “什么东西?”崔师傅挑了挑眉,随即接过看了起来。 “师父你看那个‘龙窑’斜着铸窑,这样一来内外寒热就会不同!” 崔师傅一下也认真了起来。 他仔细想了想那龙窑的模样。 “妙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崔师傅顿了一下,随即往下看了起来。 他眼中的光亮越发明显。 看完过后他却道:“这不全!这不全啊!天色,火候,怎么都没有写,釉面的材料呢,这不全啊!” “这是谁给你的?” 陶生随即便解释了起来。 崔师傅听后恍惚了一下,他再度看向那张纸。 “兔毫……” “真能烧出兔毫来?” 可是这上面记述的东西,也差太多了吧。 关键的东西真是一个都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