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赃物上交-《我,孙山,科举》
第(2/3)页
宋书吏不由地担心起来,害怕新上任的父母官走不寻常路,害得三班六房出现大变动,更害怕自己会被炒鱿鱼。
宋书吏觉得眼前的孙知县别看矮矮瘦瘦小小,但脑瓜子可聪明了。
才来几天,整个城里都是讨论孙知县,特别是读书人,更认为孙知县是他们的“好友”。
洋洋洒洒地写上不少歌功颂德的文章表扬孙知县。
宋书吏越想越心惊,孙知县不仅在百姓心中留下好印象,在读书人心中也留下好印象。
孙知县好似要撇开他们,走群众路线。
宋书吏快速地写好告诉,顺便找同僚看一看,害怕自己写错,被孙知县捉到把柄,从而杀鸡儆猴,借机在衙门立规矩。
他可不想成为那只鸡。
孙山心疼白花花丢了200两,唉声叹气好一会儿,便把一众护卫召集进来。
连后勤的望嬷嬷和夏氏也叫了过来。
孙山笑着说:“这几天忙着衙门的事,并没有给你们安排工作。不知道你们来了沅陆,习不习惯?”
孙山一来沅陆县就闭关三天,之后忙于“登基”,把衙门的事理顺了一遍,再之后就审土匪,一直都没有时间跟自家人说说话,聊聊天。
孙大力走了上去,笑哈哈地说:“老爷,我们好习惯。”
顿了顿补充道:“就是太闲,什么活都没干。”
孙大力领着一群小弟进城后,除了到城外砍柴火,挖野菜外,就没啥活干了,比在孙家村清闲多了。
要不是孙山太过于忙碌,孙大力早就找上去,让孙山给他们安排工作了。
如果在金陵或者京城,还能领着汉子们去码头扛麻袋。
可在沅陆,别说码头了,连条稍微大的江河都没有,更不要说去做苦力了。
孙大力领着小弟们到处逛,发现沅陆除了比黄阳县大了一点儿,其他跟黄阳县大差不差,所以根本没有活计干。
在孙家村还能耕田,在沅陆,只能上山砍柴,趁着初春挖野菜,剩余的时间只能大眼瞪小眼,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孙黑炭还提议砍柴来卖,孙大力看了看,连连摇头叹气。
城里人都并不富裕,柴火也找不到人来买呢。
砍什么砍,只能砍给自己烧。
蘑菇头大头狗也说道:“是哩,太闲了,整日待在衙门,都没活计干哩。老爷,不如你找些活给我们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