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王家发家史-《我,孙山,科举》


    第(2/3)页

    什么?县衙竟然还招领失主?竟然不是直接归入宫中?

    有人低声说:“要不,我去认领哩,嘿嘿,说不定这些银子还真是我的。”

    这话说得小声,不过还是被大家听到,不由地把目光移过去。

    好后生是个心地善良的读书人,不仅会读书,还三观正。

    好心提醒到:“阿叔,上面告示还写到,如果有人冒领,一经发现,不仅要打十个板子,还要赔付三倍的冒领银子。

    阿叔,比如你冒领10两,不仅要挨十个板子,还要赔付衙门30两。

    阿叔,咱们的县大人,你别看年纪轻轻,但有勇有谋,还是新科进士,十分聪明。在他面前,分分钟被揭穿。阿叔,你要好好想一想,免得因为一时贪心,而付出惨痛代价。”

    小声说话的阿叔瞬间被读书人说得面红耳赤。

    死鸭子嘴硬地反驳:“我只是说说而已,我又不是真的去认领。你们不要乱说,不要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

    众人鄙夷地看了一眼他,再次嘘了一声。

    其中不少人想着:要不要去认领呢?万一知县大人发现不了呢?万一认领成功,岂不是发财?

    不少吃瓜群众心思泛滥,眼珠子溜溜转。

    孙山完全不知道告示引起不少心思活络,贪小便宜的市井小民的窥视。

    此时此刻正会见沅陆县第一家---王家。

    前来的有王家老太爷,王老爷,王县丞,以及瘸腿的王季钧。

    要说王家,孙山已经打听清楚为什么是沅陆第一大家。

    据说王老太爷当年还是一个开杂货铺的小商小贩,在沅陆县世代守着一个杂货铺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只是偶然的一次机会,辰州府第一大家的大少爷经过沅陆县,一眼就看中王老太爷的大姐,也就是王季钧的姑婆。

    王家人并没有“宁死不做妾”的傲骨,见到辰州府最有权的大少爷看上自家闺女,屁颠屁颠地把闺女送过去。

    就算做妾,也是他们小小商贩的高攀。

    后来王家闺女不知道是命好,还是天意如此,主母生的儿子连续出事,她生的两个儿子却健健康康,肥肥胖胖。

    后来主母郁郁而终,家主也没有把王家闺女抬正,而是续弦。

    只不过续弦生孩子时一尸两命,家主依旧只有王家闺女的两个儿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