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钞票-《晚唐》


    第(3/3)页

    “大家会不会不接受,毕竟一张薄薄的纸就代表着大家一个月的血汗钱。”

    李璟笑了笑,“关健在于这张纸得有购买力,如工分一样,不也是一张纸,可大家都拿钱来换工分买房。以后我们岛内的商铺也统一,出售物品时用钞结账。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不用钱,而只用钞在岛上流通,解决钱荒问题。”

    “那些商户们肯吗?他们如果要去外面进货,不还得现钱?”

    “这个可以让他们来兑换,根据实际的进货情况,我们从他们收中收回钞,兑换成铜钱或者绢给他们。”

    这个钱庄的钞的想法让在座的众人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不断的提出各种意见。李璟见此十分高兴,与大家把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想出对策。虽然眼下这个钞的发行还有些不太成熟,但李璟相信,弄的好,这绝对是一项极好的策略,至少能刺激岛内经济,以及避免钱的流失。

    先试行着看吧,北宋全国发行交子都能流通,李璟不相信自己的钞在这么十几个岛上,十几万人中内部流通还会不行。

    沙门镇上本来已经有一个造纸坊和一个印刷坊,本来这都是李璟见晚唐此时百姓崇佛,各寺香火鼎盛,连带着佛经也是销售火爆。李璟自己是个不信佛的,但为了赚钱积粮之事,李璟现在可谓是费尽苦心。见到佛经如此火,便不免生了印制佛经销售的想法。

    他稍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佛经生意大有可为,特别是一海相隔的日本最为崇佛,每年唐朝的商人都要大量出口佛像、佛经、檀香等各种物品,且利润惊人。知道这个情况后,李璟自然不会错过。招募了一批造纸工人,和印刷工人便把这工坊给拉起来了。

    不过既然李璟要做这行,当然不会是小打小闹。利用自己的知识,李璟将造纸工坊的工艺提高了好几个层次,用更低的成本新造出了数种更好的纸张。李璟甚至特别让匠人赶制出了一款上厕所用的草纸,终于结束了在大唐上厕麻烦的愁苦。

    印刷方面李璟更是引进了铅字活字印刷术,由于印刷的是佛经,每部都印刷量大,所以这雕版活字印刷十分合适,成本大大降低。眼下这项新业务正是红红火火的进行之中,第一批佛经已经存了一仓库。

    有造纸厂和印刷厂的便利,李璟干脆便与匠人们一起又研究了制造了一款更好的纸张做为钞纸。新钞每张A五纸张大小,采用了五色套印技术,防伪性能极高。不过对于发行钞票李璟也十分谨慎,专门成立了一家钱庄委派了诸多吏员主管。第一批,李璟没敢多印,只印了五十万贯钞,按照他存入钱庄的十万铜本金一比五的发行。

    新钞出厂,李璟当即下令全镇范围内发行钞票,以后所有的将士和工人们的薪水一律按钞五成,绢三成,钱二成的比例发给薪水。别外规定,岛上的所有商铺岛内营业,优先收钞。钞和铜为一比一兑换,百姓随时可用钱和绢兑换钞,但钞兑换铜钱却有限制,每月所能兑换都有限量,而且必须有特别需要申请才能兑换。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