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底线-《晚唐》


    第(2/3)页

    看着辽南诸将们那期待的目光,他知道这些人在等待着什么,他们在等待他兑现出兵前的承诺,将一半的收获发给他们。

    李璟略沉吟了会后,便当场道:“按出征前说好的,出征的各部所得,一半上交给军中,军中再拿出其中两成来发给留守的诸军将士,剩下归军中养军。另外的一半,按约定,由抢得的将士们自己留用。”

    “将军英明!”石守诚等人此时激动万分,抢下这么多钱粮财物,也是在他们的意料之外。回来时,既高兴又有些担忧,怕李璟到时反悔,不肯把这些一半分给他们。

    当下,李璟叫来了诸多幕僚吏员和士兵帮忙,对每艘船上卸下来的钱粮货物进行估价计算登记。最后统计出来,这次抢幽州,所有的钱粮布匹货物加起来,值六百多万,这还没有算上那十万人口。其中光五十万石粮食,现在就值二百多万贯钱,另外绢布等加起来也值三百万上下。

    直接抢了六座在幽州中也算的上是繁华的县城,另外还抢了不少的村落乡集,那些商铺和运河上的仓库被他们直接搬空了。

    李璟没有实言,当场让军士将其中一半值三百万的钱粮收为军中所有。三百万,李璟又拿出了六十万贯,下发给留守的一万四千镇东军和五千都里镇军。折算一下,平均每个留守的士兵这次都分到了三十一贯钱。当然,钱不是均分,得按品阶等级,一级级往下降,不过最少的一个下等兵,也分到了二十贯钱。

    当然,为了方便迅速,李璟发给士兵们的都是四海钱庄发行的钞票。二十贯钱,直接两张面值十贯的钞就完事了。大家有需要,再拿钞去购买。

    剩下的三百万贯,辽南十营也没有全得,石守诚和秦宗守等人主动提出要把四个水师营一起算上平分。对这个,李璟自然也是没有反对的,其它的辽南兵也觉得是应该的,没有水师大胆的直接开进幽州内河,他们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收获。

    十四个营,一万四千人分三百万,每人所得平均两百一十四贯,这就算是对一个中层军官来说,都是一笔巨额的赏赐。最后依旧老样子,李璟让镇东军将这批物资钱粮全部收归仓库,然后直接给辽南兵和水师发钞票。

    三百万发下去,最低级的下等兵都分得了一百四十贯钱。虽然一百四十贯只换成了一叠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大钞纸,但这段时间来,辽南兵与镇东军接触的久,早知道在登州和镇东军,早已经是发这种钞票代替粮饷。虽然只是一张纸,但一样是可以买东西消费的,而且比铜钱方便的多,也不用担心不值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大家都高兴的收下了。

    船上的物资还在港口码头卸货,不过由于镇东军已经派人和辽南军官们估算过货物价值,因此不用等到所有货物卸下来,就已经拿到他们到手的一份子了。虽然这样的估算不够精确,实际上的货物肯定不只六百万这么一个大致的数字,但大家出海一趟,就已经得了上百贯的钱,哪个还在意那点余数。

    现在所有的钱货都是镇东军的了,与大家无关。怀里揣着钞票的辽南兵并没有马上离去。

    还有十万个青壮等着分配呢,自辽南整合以后,上到石守诚、姜举、秦宗守这样的高级军官,下到普通的士兵,几乎都分到了一块田地,多者千亩,少的也有十几二三十亩。而且现在各地正在大力开垦荒地,各家军士的家中也大多都在开垦荒地,正是需要劳力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