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天子诏书到-《晚唐》
第(2/3)页
李璟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个老人就是张承业的养父张泰,如今官拜右监门卫大门镇军之职,在宫中也是实权大太监了。而且看他和张承业的关系确实很好。
到了中晚唐之时,唐朝这群史上最牛的太监们,和大唐的士族一样,形成了一个个的宫中宦官世家。宦官们不能生子,但通过收养入宫的小太监们,最后达成了一种收养关系,然后连成了一个个的家族。
晚唐时,长安宫中最顶级的几个权宦世族,便是大太监仇士良的仇氏家族,梁守谦的梁氏家族,杨复恭的杨氏家族,还有西门思恭的西门家族。
这四个家族并称宫中四大权宦世族,数代以来,都一直担任着左右枢密院使、左右神策中尉这号称四贵的重要职位,从而把持朝政。
如田令孜这样如今权势熏天的大太监,其实早年入宫后,拜入的田宦官下做义儿时,老田宦官,只是一个小太监头。因此田令孜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最高也只爬到了小马坊使这样一个养马的官职。后来凭借着与皇帝的亲密关系,田令孜依靠联合了宫中的大太监西门思恭,才击败了神策中尉杨复恭,最后得以坐上了宦官第一人的位置。
而张泰,虽然如今担任着右监门卫的实职,但比起左右枢密院使和左右神策中尉,还有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这些职位,还是差了很远。
如今的宫中,田令孜是最大的太监,而西门思恭也权势极大,杨复恭虽然被联手打压,但也势力不小。原本只是中常侍的张泰,也借着李璟和养子张承业的光,一下子升到了右监门大将军的职位。
太监们在宫中权势滔天,但在宫外也是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比如眼下朝中的首相卢携,其实就是田令孜的人。而与卢携一直不对付的宰相郑畋,却是西门思恭的人。郑畋的父亲郑亚做桂管观察使时,西门思恭是监军使。后来郑亚早亡,西门思恭费心将郑孜找到,抚养在府中,待之如子侄。并且在郑畋十八岁时,就帮助郑畋取得进士之位,开创了唐朝年少中进士的纪录。
张泰既不是宫中的权宦世家出身,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坚定的盟友和后台,算来算去,也只有眼下的镇东军使李璟算是他的强力盟友了。
不等李璟上前,扶起张承业后的张泰就已经主动的上前几步,一把拉起李璟的手笑道:“剑眉星目,朗朗英武之姿,这定然就是威震淄青,在淄水河畔一战大败叛军王敬武,如今又一举收复了辽南之地的李璟李季玉将军了。咱虽远在长安宫中,可也数次得闻勇三郎之威名啊。在宫里,连皇上也是数次大赞将军之神勇,几次感叹恨不能立即召将军入京呢。”
李璟微微一笑:“李璟见过大将军,迎接来迟,还请恕罪。”
“承业是我义儿,季玉乃是承业辅佐之上官,你我何须如此见外客气。”一边说,一边还拉着李璟的手不肯放开。李璟对于张泰如此热情,倒也没什么反感。张泰不仅是张承业的义父,好歹也是宫中的一名大太监。眼下他已经与田令孜翻了脸,宫中能有个后援也是不错的。
张承业在后面招呼着其它的几个太监还有一众神策军士,他也知道这些人虽然是小鬼,可却最不能得罪。因此招呼进府后,立即先给每人送上了十两银铤。一来就收了这么一笔厚礼,一众神策军士兵和那些太监们都十分满意的坐下喝茶休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