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水陆并进 两线出兵-《晚唐》
第(2/3)页
“由于窦浣的表现过于软弱无能,朝廷将其革职,以曹翔接替。同时又调昭义、义成、忠武、河阳四镇抽调军队,外加我们镇东军,支援河东;”
“刚刚得到消息,李国昌父子没先等朝廷兵马赶到,又已经在东面袭击了幽州镇宁武军,遭卢龙军反击,沙陀军进展不大。现已经退兵,李国昌又正在密谋进攻西面的宥州。”
忠武军和义成军都是在黄河以南,洛阳以东。而河阳和昭义军则是在洛阳和黄河的北面,就在河东军的下面。朝廷调这四路军征讨李国昌父子倒是正常,可调远在登州的镇东军,就明显不正常了。
眼下情况,李国昌父子可谓是四面出击,南面已经都杀到了太原府的近前,东面还敢杀入幽州境内,西面又还在谋划着进攻西北的宥州。
林威冷笑道:“这沙陀人勇则勇矣,但勇而无谋。他们不全力攻打太原,却兵分诸路,四面出击,进犯各地,这是自寻死路。朝廷四路大军杀到,他们死路一条。”
“现在说他们败了还言之过早,朝廷几路兵马讨伐,我倒觉得一时难以功成。那李克用父子虽然分兵多路,但目前他们却还未遭遇过大败。”李璟摇了摇头。
“那咱们就不要管他们,任他们打个天翻地覆就是。”王普说道。
其它诸将也大多是这个意思,虽然皇帝下了圣旨过来。但天高皇帝远,李璟虽然一直对朝廷保持着恭敬,但不一定说李璟说会怕了朝廷。眼下的朝廷,所能直接控制的地盘除了关中和东南外,就连中原的这些藩镇,表面上节度使们都听朝廷的。可是这些节度使大多是些文官,在不触动下面军人们的利益时,大家还听他们的。可一旦如果触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立即起来赶走节度使,甚至是杀掉节度使。比之大同的情况,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李璟也不用说反叛朝廷,只要他随便找几个借口推脱不出兵,朝廷根本拿他没有半点办法。
不过,李璟心中并不这么打算。在晚唐所有藩镇都不拿朝廷当回事的时候,李璟却希望能保持着镇东军忠诚于朝廷这个外表。朝廷虽然失威,可对于李璟来说,现在反叛朝廷他得不到什么实际东西,但如果一直能打着李唐的旗号,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更何况,就算是出兵,其实对李璟来说,这并非是一件什么坏事。其它的兵马也许不愿意出兵,李璟却是愿意。
熟知历史的李璟知道,李克用父子历史上反唐,最后是被朝廷残酷的镇压下去,最后不得不逃亡鞑靼的。要不是后来黄巢闹的太厉害,朝廷重新召起他们父子,历史上也根本不会有晋王李克用,更不会有后唐。
“我李璟乃大唐天子之臣,镇东军更是大唐天子的一柄利剑。皇帝陛下的手指向哪里,我们镇东军也将斩向哪里。我思虑良久,决定出兵大同。”李璟望着厅中众人,大义凛然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