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加上到了清远府那边的安顿,随便耽搁一下,一年半载就过去了。 曹安尚小。 曹家庄也不能没有主事的。 这显然不合适。 不等曹仁反驳,曹信又解释道:“不是不让大哥去,但你这样来回一趟小一年,先不说大嫂跟小安,就是曹家庄,没有大哥操持,发展是不是要停滞?与其这样折腾,大哥还不如就在曹家庄专心经营,培养更多的人手,居中调度。不止是清远府,最好能在整个谭西省,甚至是宁西省,每一处府城都安排一批人手。遍地开花,寻见二哥、小妹的几率更大。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可靠的人手是重中之重。” “但是——” 曹仁皱眉。 他承认曹信说的有道理,不是湖弄他。但就这么让他放手,一直坐在曹家庄,不亲自去一趟谭西,去一趟清远,他总归有些不踏实不安心。 “那这样。” “我去。” 曹信见状,拍拍胸脯。 “不行!” “你要去岐山派,不能再耽搁!” 曹仁立马摇头。 这还不如他去呢。 “大哥。” “仙人的本事,你想象不到!” 曹信瞥了一眼曹仁。 “……” 曹仁一肚子话,顿时被噎下去。 …… 议定之后,兄弟二人一起走出房中。 曹仁应付两句,就跑去找程静、看女儿。 曹信看着这一幕,不禁有些感慨。 一转眼。 大哥都已经二十岁。 为人夫。 为人父。 肉眼可见的更稳重,特别是小曹安出生后,更是不同。 曹信乐得看见这一幕。 不算流浪在外的二哥跟小妹,他们一家五口—— 大哥曹仁成家立业,稳稳当当,妻女环绕,幸福美满。 曹贤上有大哥,下有五弟,她无忧无虑,一心练武,相较于四年前,更灵动,更加活泼潇洒。 曹良读书、习武,庄上多的是同龄玩伴,逃荒三年的艰苦,大杂院初期的饱受白眼、排挤,都一去不复返。因他年龄最小,过往的苦难痕迹也是最容易消除的。一两年下来,几乎看不到当初逃荒时一步一摔的狼狈,看不到大杂院中起早贪黑去挖蚯引只为换回一把花生的心酸。 苦难远去。 唯有憨厚依旧。 曹良更多是像大哥曹仁,而不是大姐曹贤、五哥曹信。 这性子,也挺好。 至于最后曹张氏—— 曹信走到庄中一处菜园,见着曹张氏正在里面忙活。她是闲不下来的性子,以往在西京城,在大杂院,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出去找活。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各种针线活也一直没停过。 至于种地,原先城里没条件。 等到了曹家庄后,曹张氏又将以往在宁西的老把式捡起来—— 种田种稻不至于,太累人,曹张氏还没傻到放着好日子不去享受继续自讨苦吃。 但却在庄中开辟了一处菜园,每天过来转转,自得其乐。 没有生活生存的压力,种菜纯属娱乐。 庄上事务,她从不插手,全凭曹仁做主。 …… “娘。” “怎么又到这忙来了?” 曹信走进菜园,喊了一声,曹张氏才发现他。 “啊!” “小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