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韦仁实听了内侍的提醒,心里面就大抵有了猜想,知道皇帝召见自己是所为何事了。 要么,就是为了问策于自己,如何发展经济,增加朝廷的收入,让百姓富裕起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么,就是直接问自己要钱。 结合韦仁实对历史上唐德宗李适的印象,几乎可以肯定是后者。 毕竟他连问长安城中的富商借钱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李适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皇帝。在他的“皇帝”这一职业生涯里面,可以明显的分为前期和后期。 在李适的皇帝生涯前期,他还能做到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他收罢兵权,清明节俭,即位之初,就诏告天下,停止诸州府、新罗、渤海岁贡鹰鹞。又隔一天,李适又诏山南枇杷、江南柑橘每年只许进贡一次以供享宗庙,其余的进贡一律停止。他连续颁布诏书,宣布废止南方一些地方每年向宫中进贡奴婢和春酒、铜镜、麝香等;禁令天下不得进贡珍禽异兽,甚至规定银器不得加金饰。 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他又下令将文单国所献的三十二头舞象放养到荆山之阳;对那些专门供应皇帝狩猎的五坊鹰犬更是统统放出。 同时,还裁撤了梨园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需要保留者均归属到太常寺。 生日时也拒绝各地的进献,并将藩镇李正己、田悦所献的三万匹缣全归度支,以代租赋。 还有疏斥宦官等等,这些作为都显示出新君登临大宝以后的新气象。 只可惜! 削藩引发叛乱之时,错误的人事任用和失当的应对策略,竟然在大好形势下却引发了奉天之难和泾原兵变,成为晚唐败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而奉天之难也成为了李适前后期生涯的转折点。 经历了奉天之难以后,李适心灰意冷,从此壮志不再,一蹶不振,一挫不起,开始了昏聩的统治。 他变得猜忌大臣,使得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频繁地更换宰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