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人物》-《奋斗在九十年代》


    第(3/3)页

    “等等!王总,我没听明白,你是说只招到了一名正式工,暂且不说,那时招科研人员确实非常难,那二十名零时工,是什么意思?难道就是招一些文化水平高一点的工人吗?”

    “当然不是,我是凭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华南理工学院成功的招到了一名硕士毕业生,还有二十名没有毕业,只能兼职的大学生,所以我说他们是零时工。”

    “哦!原来是这样,那也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仅凭这二十一个人,还是兼职的,你们就能研发操作系统吗?”主持人依然有疑惑。

    “能,其实当时的操作系统还比较简单,只有几万行代码,编写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得到广大社会的认同。

    有计算机硬件行业,有应用软件行业,还有广大的计算机用户,可以说这些才是一款操作系统能否商用的根本。

    我们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管那么多,只想着研发出一款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甚至连名字都取好了,就叫做海豚操作系统。

    研发操作系统是很花钱的,我们当时没有一分钱收入,因此就想着利用当时简陋的条件,制造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外围设备赚钱。

    于是我夫人就发明和设计出了两款产品,一款是X架构键盘,一款是人体工学椅。

    由于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优秀的设计和精湛的做工,我们尝试着向微硬中国推销,竟然获得了认可。

    我记得得第一笔订单是4150万美金,产品一上市就获得了用户的好评,随后不久,微硬又增加了一笔订单,总计是8300万美金。

    可也仅仅只有这两笔订单,后来不知是市场饱和了还是微硬已不想和我们合作,我们就此断开了关系。

    其实我们当时的心思已不在这个上面了,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研究讨论,公司的技术主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研发一款云端操作系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