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辨物,认人-《玩宝大师》
第(2/3)页
余耀上手端详了一会儿,点了一支烟,“你怎么看?”
“这小罐没款儿,发色是苏麻离青的感觉,只是没有黑斑;釉色不错,造型精致。我看,像是雍正仿永乐!”
“有没有黑斑,并不是判断苏麻离青的唯一标准。永乐官窑采用苏麻离青的青花器,也有没黑斑的;雍正仿永乐,也有出现黑斑的。”余耀说道。
“黑斑”是他俩随意的说法,就是苏麻离青钴料上容易形成的常见的铁锈斑、结晶斑。
冼丹想了想,“釉,不是肥润,而是细润,偏薄,也像雍正的。”
“你说釉不够肥润,这一点是对的,的确不是永乐青花。永乐青花的釉质肥厚之中透着晶莹,这小罐的釉质,确实是薄而细润。”
其实,所谓的薄,只是相对的,釉料就一层,厚薄差距不会很明显的。要不然,雍正仿永乐青花也不会不容易辨识。
从整体来说,清代青花器的釉,不如明代肥厚;这样一来,胎和釉的结合就会更紧密,有人称之为“贴骨釉”。
“我也不敢想是永乐啊,要是永乐官窑,这小玩意儿也得大几百万吧?哪有这么好的漏儿让我捡?”
“雍正仿永乐也不便宜,你还是敢想。”余耀点了点他。
“嗐!我肯定不会觉得是高仿还买啊!”
“实际上,雍正仿永乐青花,工艺上已经超过了永乐的水平。不过,永乐青花的那种内在的气韵,雍正比不来。这和永乐皇帝有关系,朱棣这个人,抛开缺点,这气魄确实是大。”
“这我懂,什么天子守国门,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冼丹点点头,“这小罐,我也审视过气韵,所以越看越像雍正的。”
“你多少钱收的?”
“三千!就在一个乡下老大爷的摊子上。”
“那你肯定赚了!”
冼丹眉开眼笑,“这么说,你也觉得是雍正仿永乐了?”
“我可没说。”余耀看了看冼丹,“算了,直说了吧,这东西,到不了雍正!”
“啊?”
“这是民国仿的东西。可能是出自津门的老字号,不敢直接仿永乐,比着雍正仿永乐那种精致的路子走的。”
“好家伙!合着你这意思,是民国仿雍正仿永乐?”
余耀点点头,“来,我给你详细讲讲,不让你白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