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说画就来画-《玩宝大师》


    第(2/3)页

    “您说得对。但现在也只能是我俩看了。”上官雨接口道。

    中年人点点头,不再多说,打开了包。

    最后亮出来的,是一幅八尺大立轴,设色绢本,色呈黄褐,瞅着挺老。

    画面是春山江畔,楼台高阁。

    不过,这幅画没有题跋、落款、钤印,而且装裱也被裁了边,只有纯粹的画心。

    “这应该是一幅宋画,像是南宋四家之一夏圭的手笔。”中年人在余耀和上官雨看的时候,说了一句。

    余耀回应了一个表情,而上官雨面无表情,继续看着。

    夏圭这种名家,上官雨是很了解的。而且,他手里就有一幅夏圭的真迹!何以涤留给他的一箱书画里面,就有一幅夏圭的《西湖明秀图》。

    又看了一会儿,余耀在画面上做了个虚刮的手势,而后又将手轻轻摆了摆。

    上官雨会意,点头表示认可。

    余耀做虚刮的手势,意思是这幅画不可能是宋画。之所以做这个手势,是因为但凡宋代和更早的老画,墨迹上,会有一层“白霜”,但凑近谛视,却又好像没有了,如果刮一下,会发现确实刮不下东西来。

    这种“白霜”的成因很复杂,但却是鉴定行家们公认的。

    作伪宋画,高手都会想办法做上这层“白霜”,在清末民国的时候,一般是用香灰,吹散、附着、固化。但是这种办法,经不起刮,刮一刮或者擦拭之后,会有黑亮的变化。

    如今作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会有很多化学手法,越来越逼近真品。

    但是这幅画上,却没有这层“白霜”。

    所以,余耀才做了这个动作,表示肯定不是宋画。这种动作并不需要默契,只要不是外行,肯定能明白。

    余耀的动作幅度不大,而且很快,但中年人就在旁边,也注意到了,立即开口,“你俩还打暗语啊?”

    余耀应道,“都是鉴定上的事儿,没别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