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刚睡下去不久。 外面传来一阵钟鸣。 当! 当! 悠扬地传遍了整个汴京。 熟睡中的王琛感觉自己被人推了好多下,耳边传来柳琦红的声音。 “官人?” “官人?” 王琛这才挣扎着睁开沉重的眼皮子,有些茫然地四处张望了下,看见窗外依旧黑漆漆一片,他看了看烛光下貌美肤白的柳琦红,问道:“琦红,怎么了?” 话刚说完,又“当”地一声响起。 柳琦红用手掖着被子挡在身前,指指外面,“朝钟响了,今日要上早朝。” 王琛有些无语。 老赵故意的吧?明知道哥们儿昨晚洞房花烛夜,今儿个就上早朝? 他非常无奈啊。 早朝不能不去,王琛只好撑起身子准备起床。 诶,也不知道为啥,昨晚放了两炮后,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肚子里还非常饥饿,用一个词来形容非常准确“饿得慌”。 这时,外面传来丫鬟的声音:“小郎君,老爷吩咐我等伺候您起床上朝。” 已经有过一次早朝经验的王琛没像上次那样一惊一乍,对外喊道:“进来吧。” 吱嘎,门被推开。 几个丫鬟鱼贯而入,有人端着铜盆,有人拿着牙膏牙刷,当然,还有捧着朝服。 芸儿抢在她们前头,主动伺候王琛刷牙洗脸更衣,柳琦红更是披上衣裳,从下人手中接过朝服,亲自拎着给王琛穿上去。 更衣中,王琛饿得不行,他伸着双手道:“芸儿,叫东厨给我热点熟肉。” 芸儿忙问道:“热多少?一碗够不够?” 一碗肉已经不少了。 可是王琛本能地觉得不够自己吃,一边系着朝服的扣子,一边道:“热两斤牛肉,我记得昨天晚宴的时候,似乎看到牛肉了。” 嗯,宋朝初期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吃牛肉,不过默认不准吃,牛是劳动力,在某些时候比人还金贵呢。 而在古代,牛肉和羊肉属于上等肉,猪肉是下等肉,王琛作为从三品大员纳妾,宴席上弄点牛肉,赵匡胤和朝廷大员们看见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追究什么。 “好的阿郎。”芸儿匆匆出去了。 …… 离开家。 坐在轿子里,王琛捧着牛肉吃个不停。 一向在北宋不会饥饿的他,再一次体会到了饥肠辘辘的感觉,上一次被还是林少夫人的王文秀用手解决后,也是如此。 王琛猜测,可能自己不属于这个时空,又没有新陈代谢,想要强行留种的话,需要花费高于寻常人几倍的能量。 大概只能这么解释了。 否则他真的想不通为何每次释放过后,会如此疲倦饥饿。 两斤牛肉一扫而空。 照理说,吃这么多下去,人早就肚皮撑爆了。 然而王琛却一点撑的感觉都没有,甚至只觉得半饱,还想吃东西。 进了皇宫,在文德殿门外朝堂的东庑里面等待了一个多小时。 快到五更天的时候,众官员在鸿胪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垂拱殿。 和上次大庆殿大朝会不一样,今天只是日常朝会。 王琛作为从三品大员,身份地位已经很高了,他站在左边第五排,左右都是大佬,比如说诸正议、通奉大夫、御史中丞、开封府尹等等。 至于武官站在右边,隔了一个走道,同样从三品的武官有诸卫上将军、护军等等。 静候了几分钟,忽然间鼓乐齐鸣。 一身便服的赵匡胤打着哈欠从里面走出来,徐徐坐到龙椅上,和众人打招呼道:“诸卿早。”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皇帝的龙袍不是随时随刻都穿,甚至上朝的时候都未必穿,只有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皇帝才会穿龙袍,比如说年前大庆殿朝会。 其主要原因是龙袍做工极为精细,用的都是金丝银线孔雀毛,做工无可挑剔,要是洗涤的话,很容易损坏,哪怕到了现代社会,各种高科技洗衣方法扔不能够解决龙袍清洗问题,干洗也不行,所以一般而言,龙袍会一穿到底。 可是制造一件龙袍的代价非常大,大概一千贯钱,耗时非常久,约莫两年才能制造一件,所以皇帝平时不怎么会穿龙袍。 在场三百来官员在鸿胪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齐齐跪拜道:“见过吾皇。” 浑身无力的王琛也混在人群里,懒洋洋道:“见过吾皇。” “众卿平身。”赵匡胤显然也没怎么睡好,说话都有点有气无力,他强打起精神,“元夕已过,各司、各地积压的政事诸卿可以处理起来了。” 王琛眨眨眼,今天怎么没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句话?按照惯例,要是没啥事的话,皇帝一般性都会说这句话,虽然这句话的出处源自唐朝皇帝李隆基为了宠幸杨玉环,但是后来皇帝觉得妙都拿来用了。 也就是说,赵匡胤今天有话说? 王琛是这么猜测,估计还不是小事。 宰相薛居正立刻上前一步道:“臣有事启奏。” 赵匡胤问道:“何事?” 薛居正一五一十道:“潭州太守朱洞上书言,建立了岳麓书院,望陛下能够御笔亲书赐块牌匾。” 王琛晕了一下,这种事都要拿到朝堂上来说? 未曾想,赵匡胤还一脸认真道:“朕今日政务繁忙,择日再议。” 薛居正退下了。 供奉官、閤门祗候王审锐上前道:“启禀陛下,家父病重,一蹶不起,近日内可能无法再上早朝。” 这人王琛认识,是北宋开国名将王全斌的儿子,难道王全斌身子骨不行了? 朝堂里也是一片哗然。 “王节度使生重病了?” “他已经六十九岁,眼看古稀就要来临,希望吉人自有天相。” “下朝后去探望探望。” 赵匡胤也是一脸关心道:“待会朕带太医前去探望。” 陆陆续续又有人启奏了一些事情。 诸如攻打北汉、哪里又发生天灾人祸。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全在商议国家大事。 和王琛没啥关系,他身子骨还是很疲惫,低着脑袋险些睡着了。 沈义伦刚刚启奏完一件政事退下。 突然,赵匡胤话锋一转,道:“年前朕特将静海升为州,任王大夫为知州事,但静海临海,物资瘠薄,朕想从三司批五十万贯助静海发展,诸卿觉得如何?“ 嗯? 说到自己了? 这件事王琛记得,过年前赵匡胤和自己说过,答应批五十万贯给自己当“电能”发展经费。 只是吧,五十万贯不是小数目,这种事情肯定要拿到朝堂当中来说,获得实权派首肯后才能执行,毕竟皇帝不是一言堂。 其实赵匡胤的理由也很合适。 静海刚刚升级为州,确实需要资金发展,王琛觉得大臣们应该不会有啥意见,要知道哪怕如今是北宋初期,宋朝的国库里依旧堆满了金银珠宝,非常富裕。 未曾想,意外发生了! 一直表面上和王琛关系还可以的宰相薛居正第一个跳出来,他大叫道:“陛下,万万不可啊,五十万贯不是小数目,如今太原未平,北有辽人,每年军费支出就不少了,静海地处平原,沃野千里,赋税慷慨,要发展何须朝廷支出钱财?” 三司最高执行长官沈义伦也紧随其后,“臣也觉得五十万贯不妥。” 首相和次相都跳出来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户部尚书…… 度支大臣…… 一连跳出来十几个位高权重的大佬。 他们都只有一个意见,否决赵匡胤批“五十万贯”给王琛。 每一个人都语气坚决无比,甚至有人直接在朝堂上和赵匡胤辩论了起来,目的就是不答应批五十万贯钱。 ———— 我草啊! 没钱怎么发展电能? 你们这帮孙子知不知道电能多牛逼? 见状,王琛有些傻眼,看到朝堂大佬们联名否决赵匡胤的提议,他非常无语,希望赵匡胤态度能够强硬一点,告诉众人这五十万贯钱批也得批不批也得批,然而,事情的发展还在继续恶化下去! “请陛下收回成命!” “静海乃是富裕平原,无需再投入钱财发展!” “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我等宁愿辞官不做告老还乡。” “五十万贯啊,三司一下子怎么能拿得出这么多钱?” “王大夫不是深知经商之道么,要钱财发展,让其自己想办法解决得了,况且臣觉得静海发展的已经很好,虽然曾是县,但赋税远超不少州,陛下何必再投入一大笔钱?“ “我支持薛相的意见。” “还请陛下三思,有这五十万贯不如投入军中,争取早日攻克太远!” “我不知道王大夫给陛下您灌了什么迷魂药,竟然许诺五十万贯钱财?静海农事、商业、航运发达,想要钱,地方自主解决的办法太多,朝廷何必浪费这么大一笔钱?或许被某些人中饱私囊都说不定!” “对,被人贪墨也有可能。” “静海又不缺钱。” “没道理再投入一大笔钱。” 十几名大佬站出来后,又有一大批官阶稍低的官员们跳了出来,他们都一个意见,不答应赵匡胤的提议,甚至还有人说话非常难听,觉得王琛给赵匡胤下了迷魂药,想要借机中饱私囊,王琛从来没看见这群大臣这么团结过啊! 众人群起而攻! 一直站在那边没说话的王琛心里很不是滋味,哥们儿想要做点实事,这群人拼命扯后腿,其实他心里明白,也不怪大臣们联合拒绝赵匡胤的意见,因为赵匡胤根本没有说起电能的事情,这是秘密,在没有完全研发出来之前,赵匡胤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对外让任何人知道,而静海确实属于有钱的地方,在这之前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县,但是税收比很多州都要来得多,自然,官员们觉得再投五十万贯进去,完全没有必要,所以这些王琛很能理解! 然而他不能理解的是,这群狗比大臣们丫的是不是出门没漱口,左一句我中饱私囊,右一句想要贪墨,我招你们惹你们了啊? 贪墨? 我贪你妹! 中饱私囊? 我中饱你大爷! 别说五十万贯了,就是五百万贯,当做发展电能的经费都不嫌多啊。 王琛十分清楚,北宋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虽然手工业什么发展的还不错,但是想要弄个发电量不错的火力发电厂出来,难度十分之高,哪怕他有现代社会的帮忙,可以斥巨资买来设备什么,但是安装呢?但是操作呢?都要自己培训人手! 这就算了。 大不了自己辛苦点,一点一滴当老师给人培训。 问题是总不可能什么材料都让我从现代社会买吧?且不说自己有没有这么多钱,光说就算火力发电站弄起来了,每天要烧多少煤炭?需要多少电线去拉电网? 没钱? 没钱干个几把! 招工不要钱?材料不要钱? 你们只知道静海每年税收不错就否决赵匡胤投资,你们怎么不想想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为什么要花大量钱财去发展静海? 开口闭口说我给老赵灌迷魂汤,想要中饱私囊,我有那个胆子吗?五十万贯啊,还是赵匡胤在朝堂之中当着众人的面提出来的,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个钱不可能被贪墨的,你们这群大臣怎么不动脑子想想? 无法接受! 王琛内心窝火不已! 他不是没有遇到过缺钱的问题,比如当初在现代社会知道父亲生重病的时候,自己为钱愁的夜里都睡不好,但是那是自己个人的私事,他无话可说。 只是现在,王琛想要拿一大笔经费搞电能,让北宋提前进入“工业革命”,乃至进入现代化文明,这是造福全世界、壮大宋朝实力的跨时代大事,说句不好听的话,王琛是在朝着圣人的道路上前行,这群大臣们拼命拖后腿! 气人! 没钱哥们儿不干了! …… 朝会不欢而散。 因为要保密的原因,赵匡胤磨破了嘴皮子都没说服大臣们,只能把这件事搁浅了。 好多大臣离开垂拱殿的时候还在说起此事,话里话外带着点刺。 “呵!” “王琛?” “没有参加过科举成为朝廷从三品大员已经很不错了,居然还想蒙蔽陛下?” “就是,五十万贯钱需要多少黎明百姓交税收?他王琛想要中饱私囊也不带这么明目张胆吧?” “王大夫应该做不出这种事吧?太明显了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