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耕田-《秦农》
第(2/3)页
所谓“南门之木”,是源于商君变法的故事。相传当年商君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结果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
这则典故在后世被收录于小学课本和许多幼儿读物中,所以张鹏记得很清楚,此时拿出来用,果然让县丞无言以对······
就这样,在软磨硬泡了大半个时辰后,县丞终于默认了下来,嫌弃地连连挥手,让张鹏速速离开。
得到满意答复,牛舍还有“奋”和“安”照看,张鹏便拉着硕给田地起了封、埒,成了典型的大秦农田。
时不我待,张鹏一大清早就赶到了地里,想趁着秋日初始,早早种下芦菔,也好尽快收获,证明给所有怀疑自己的人看看!
不料,刚赶到地里,就已经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了。只见其脊背微微弯曲,晨雾中却又显得挺拔有力。张鹏走近了一瞧,正是前些天被自己气走的田典垣啊!
这老丈见到张鹏,冷冷地哼了一声,道:“翻垆【lú】!”
“啊?”张鹏呆住,呐呐问:“这垆又是何物······”
垣顿时翘起了胡子,斥道:“垆便是刚硬的土,此土少水坚硬,土层干而厚。翻地要从先它开始!”
“哦哦!”张鹏连忙抡起耒耜,狠狠地刨了下去!
“勿要用蛮力!”垣依旧不满,喊道:“恶意毁坏农具,可要罚金!”
“诺!”张鹏赶紧收了七分力气。
垣一边监督,一边道:“耕地还有许多学问,竖子莫要心不在焉!”说着,他拄着耒耜缓缓道:“若是尔笨手笨脚的把畦犁得太窄,沟垄又太宽,田畦看上去就像一条条被困在地上的青鱼,嫩苗长出来会跟兽颈上的鬃毛一样杂乱,这种情况便是‘三盗’之一的‘地盗’······”
说罢,他莫测高深的捋了捋胡须,就差在脸上写“快问我”三个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