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文化衫枕戈待旦-《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2/3)页

    坦率的说楚垣夕的DIY文化衫计划仍然要面临山寨大敌,这是在天朝从事实体经济不可能不面对的一幕。

    他是丝毫不敢高估天朝山寨大手们的下限的,虽然DIY文化衫是一门网红项目,但山寨大厂完全可以做同款,巴人敢卖什么他们就敢做什么,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基本可以做到分毫不差。只不过巴人掌握主动,文化衫的“DIY文化点”上能提供的文化创意会不断更新,山寨厂商只能被动跟随,就这么一点点优势而已。

    通常来说能制约山寨大手们的是价格战,让他们山寨之后无利可图才能阻止山寨,否则就连各种大品牌都有无数山寨品,何况楚垣夕这种小打小闹,一旦做出利润肯定被人大把山寨。

    而大品牌可以开门店,靠线下维持正品销量,靠品牌和质量提升价格,靠面料和工艺拉拢顾客。但DIY文化衫只能走网购,让山寨大厂们复刻起来毫无难度。

    楚垣夕的计划是一件低端文化衫卖69元,价格亲民,上面提供八个DIY文化点,由用户选颜色,指定文化点上印染什么内容,其中保底两个点,每加印一个点的内容,加10元。

    要知道这门生意是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可以压缩到很低的水平,即使代工,出厂价也不会超过40元,因此利润率仍旧非常可观。而且加印的文化元素越多边际价值就越高,是绝对会吸引到山寨大厂的注意力的。

    因此塑立品牌其实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即使塑立了品牌也难逃被山寨的命运,但能减少真爱粉走错路跑到山寨网店去剁手的可能性。

    对于做品牌这件事,杨苑美是很支持的,但朱魑比较不以为然。质量上只能靠杨妈,但销量上难道不是靠她吗?她问楚垣夕的问题是:“就咱们这个文化衫,还需要树立品牌?要打广告吧?要有各种费用吧?你这是骑摩托车上山砍柴,赚得回树立品牌的支出吗?你说咱们公司的发展轨迹像是搞实体的么?你这算是不务正业不算?”

    这个谴责楚垣夕认,确实是不务正业,巴人的正业是树立IP经营IP,这是一早拉朱魑出来创业的时候给她画的大饼,要通过IP兑现朱魑的价值。

    然而楚垣夕也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假设说沿着一条笔直的赛道跑到终点能够得到100块的奖金,用时一年;包括卖萌兔子帽和文化衫在内,会把巴人半道上引上一条弯路,最终绕远得到120块的奖金,但用时一年半,那么从性价比上来说明显亏了,这就是不务正业的代价。

    对巴人来说最高效的当然是直接做大估值,按十亿、十五亿的规模融资,然后花投资人的钱,而不是走半道上自己去卖力的挣钱,因此无论兔子帽和文化衫多挣钱,只要毛利率还在正常范围内都可以视为不务正业。

    可楚垣夕把公司做到这个阶段之后已经不能完全按照最理想化的模型来考虑了,理想化模型是上路之前考虑的,现在已经大体上实现了之前的战略意图,得准备后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