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旨意不对劲-《明末好国舅》
第(2/3)页
否则,若是秦家人真动了刀子,他能逃得出去?
而且皇帝其他地方不调兵,只寻川兵中的白杆兵,和浙兵戚继光余部,以秦家人被皇帝恩宠私的程度来看,真要得罪秦家,指不得皇帝也不会保他,能在宫里混到出来传旨的,这小太监还是有点儿见识的。
看到传旨的小太监带锦衣卫离开,秦翼明这才对姑姑道:“姑姑,这圣旨怎的这般没头没尾?无缘无故,陛下为何还要再令我石砫调兵?”
“是啊,姑姑,兄长说得不错,陛下这旨意,下得实在有些没道理。”一旁,秦拱明也跟着附和道自己的哥哥。
这二人都是秦良玉的侄子,已经在浑河战死的秦良玉兄长秦邦屏的儿子。
秦家、马家规矩极严,秦翼明、秦拱明二人业已成年,并且自幼便学习文武韬略,也曾跟随秦邦屏、秦良玉上过战场,在这个时代也算个小大人了,所以他们二人在秦良玉面前说这种敢猜测上议的话,秦良玉并没有怪罪。
而一旁的其他秦家人、马家人,包括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因为他们年龄尚幼,也没上过战场,所以在这种事情上,都不敢插嘴说话。
自从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秦邦翰、秦民屏三人带白杆兵出关参加征讨建奴逆贼后,秦良玉便把兄长的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监督教导,从而不让他们有嬉戏玩乐,荒废学业武艺的机会,所以她的侄子、儿子,一般时候都很怕她。
那边,秦良玉听了两个侄子的话,心里不由得有些疑虑,确实,这圣旨有些没道理。
不过,秦良玉并没有立即说什么,而是拿着那圣旨认真反复查看了几遍。
直到确认这圣旨并无不对够,这才转头看向秦翼明,不过秦良玉却并没有直接回他的话,而是先问秦翼明道:“适才你接待那太监和锦衣卫时,他们的身份可有什么不对劲?”
闻言,秦翼明一愣,而是细细回想一番,这才摇头道:“回禀姑姑,适才侄儿接待那太监和他身边的锦衣卫,并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对。若是说有不对的地方,那就是这太监,没和咱们要银钱索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