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以次充好-《明末好国舅》


    第(2/3)页

    很快,刘应坤和胡良辅、汪大海三人,相互对了一眼,脸上都有些意动,若是用这一千精骑,抵押那一千多匹战马的缺口,他们还是划算的。

    虽然那一千马术娴熟、军事经验丰富的骑兵很难训练,但只要招募些身体素质好的兵员,多花些时间在各处马场上训练,再派去参加一些战斗,总会练成的。

    相反,那多出来的几百匹马的缺额就不一样的,这年头,他们的战马主要都是朝廷开了马市,从草原上的蒙古部落贸易来的。

    可是,随着建奴逆贼作乱,大明在边塞的威信愈发低了,并且更需要马匹与建奴对敌,使得那些蒙古人竟然越来越贪心,狮子大开口的提高马匹价格。

    因此,别看他们可能少给熊廷弼几百匹马,可是他们能用这几百匹马的价值,从中把那一千精骑的兵员成本捞出来,甚至还能大赚特赚。

    毕竟,这年头,找不到事的社会青壮年太多了,想要条件合适的壮丁到他们御马监当兵,只要给足钱就够了,而一匹良马的价格,可是一条人命的价格好几倍了,刘应坤等人掌管御马监这么些日子,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关键的是那些合格的壮丁好拉进军队里,终究吃不饱饭的人多得是,可是马匹不好找,特别是那些可以上战场的良马,在大明更是难寻。

    这么一想,刘应坤等人自然清楚真要按照张璟的话做了,那他们还是赚了的。

    张璟见了三人神情,心里已经有所放心,按这情况来看,想来他的想法还真能让两方皆大欢喜的实现。

    至于熊廷弼那里,张璟觉得若是能用几百匹马换一千精锐骑兵,他应该不会拒绝,毕竟,真给他足够马匹,再让他自己招募骑兵,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把骑兵练成型,说不得即使练了,也是给建奴送人头了,还不如把马匹换成即战力的骑兵靠谱。

    只是,张璟无论如何也没想过,刘应坤竟然贪心不足道:“国舅爷,若是我等以这一千精骑,换他熊廷弼两千战马的缺额,如何?”

    这话,让得张璟有些不好接,但既然他们能答应了,自然便有了谈判的基础,剩下的便是看熊廷弼会不会接招了。

    之后,张璟便出了帐篷。去找熊廷弼商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