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大明朝贡是赚钱的!-《明末好国舅》


    第(2/3)页

    “西域?”张璟听后呢喃了一句,而后问道:“咱们大明现在还能从那里弄来东西吗?”

    “当然!”刘应坤心里明白张璟要说什么,连忙回道:“虽然咱们大明已经退到了嘉峪关内,甚至连哈密卫都为吐鲁番所并,但毕竟我大明乃天朝上国,不是那吐鲁番西北小国可比,西域诸国但凡没有明面上和咱们大明为敌的,依旧每年向我大明朝贡,我大明依旧是他们不敢轻易违抗的天朝上国。”

    “原来如此!”张璟听后点了点头道。

    确实如此,虽然西域那地方,大明已经不能直接控制,但这不代表西域小国敢直接与大明对立,甚至于他们还不得不来朝贡,希望以朝贡的事实,安抚大明。

    毕竟,一旦朝贡,那就是在名义上,大明还是西域诸国的宗主国,而大明朝廷对于鞭长莫及的西域,也因为西域诸国的识相,在掌握了中国人最喜欢的名分大义后,又有着朝贡贸易的互利互惠,自然更倾向于不去动西域那个就算攻下来,也没有多大开发价值的地方,不如得了名分,让西域那些小国安稳的做名义上的小弟。

    想到这里,张璟不由想到后世网文里,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认为大明的朝贡制度,是花钱买脸面的冤大头赔本生意,是番国小邦仅需进献些许方物,大明就要回馈大笔的赏赐以维护天朝上邦的“脸面”的亏本外交。

    实则不然,朝贡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大明赚钱的生意,只不过赚多赚少而已。

    毕竟,说朝贡大明亏本,无非是说外邦之人用价值小的东西,换取大明大量赏赐而已。

    可是,这一看就是些根本不了解明朝朝贡制度的人在扯淡。

    因为在一开始,大明反给进贡番邦的物品价值,都是慢慢变化的,也许一开始,大明朝廷对于朝贡提议在摸索,可以让你这次谋利,但到了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就比如开国时,王氏朝鲜进贡过于频繁,朱元璋心想不能再这么任由这帮人天天献殷勤,非奸即盗做得也太明显了点,所以事后朱元璋就改了进贡规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