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东市-《大唐乐圣》
第(2/3)页
“那咱们送一柄成色不错的佩剑送给他怎么样,这个,去咱家的兵器铺,可是有不少,价值最多百来贯。”
也只有她家大业大的河东裴氏女,才能将一百贯钱说的那么轻松了。
要知道,开元九年,即便两京的粮价,斗米也不到二十钱,普通州县,十三四钱就能买一斗,一贯钱,能买五石多大米,一百贯,就能买五百多石大米。
唐一石折合后世约118斤,那么,它的购买力,就相当于在后世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购买六万多斤大米的价格。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巨款,就跟李龟年这样的明星级音乐家,一次的出场费用一样,足够让袁妞妞这样的普通百姓两眼冒金光,狠狠的抱住他的金大腿。
没办法,这个时期的权贵阶层,就是这么有钱。
从李白,王维这样,并非这个时代的顶级权贵的人物,都能喝的起一斗就价值十千的美酒,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有多富有了。
他们过多的享受了社会带来的红利,就会导致了普通百姓,或者周边少数民族过多的贡献出自己的产出。
所以,别看开元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但是,富的是上层人士,只要把新唐书,旧唐书翻开来一看就知道,几乎年年都有叛乱谋反,不安生的时候,比安生的时候要多的多,只是这个时期朝堂尚武之风教盛,官方猛将多,都给镇压下去了而已。
要真的是全民都富裕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造反叛乱的事实发生了,毕竟,老百姓们富裕了,就不会瞎玩命去折腾。
这其实,也是后面安史之乱爆发,搞的一发不可收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社会财富利益分配不协调产生的矛盾。
话题不扯远,裴思雨的这个提议,倒是得到了彩霞和明月两人的赞同。
因为,此前裴思雨跟他们说过,隔壁这位李公子,能够单手接住她从高处抛出的重剑,就算不是个练家子,也算是一个骨骼精奇的人,佩剑,他应该会喜欢。
而且,她们三个女人都是从小习武的,在他们眼里,一个男人,如果不懂得武功,不会耍剑,那跟废物没什么区别。
还别说,这也是当下的一种社会风气,尚武之风盛行,胡汉混居的盛唐时期,文人士大夫佩剑,就跟宋朝时期的文人佩玉,佩扇一样普遍。
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光是他的传世诗文里面,就有一百多次提到过剑,可见,是个剑不离身的文人。
裴家在东市的兵器铺子,就是专门卖剑的,当世在铸剑,用剑方面,首推他们河东裴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