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猪的优势-《大唐乐圣》


    第(2/3)页

    李隆基见李龟年这么识趣,脸上也是一笑没有说话。

    其实,他最想的,是把杨三胖带到宫里去,他连豆腐都能制作出来,指不定还能做出什么其它东西呢!不能抢先一睹为快,真是遗憾。

    而被他像宝贝一样瞄了一眼的杨三胖,从开饭起,就是桌子上最忙碌的人,一个人霸占了一个漏勺,而且用的很溜,煮的涨开的肉丸子,他是一个接一个的吃,高力士见他吃的开心,便也用漏勺给自己碗里弄了一个。

    这种手工剁出来的肉丸口感极佳,尤其是清汤锅里煮出来的略带甜味的,又软又滑,高力士吃的连连点头,不由想起了李龟年刚才说猪肉的好处,一边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对李龟年道,“你刚才说这猪肉有诸多好处,老夫家乡在岭南,那边的百姓都喜养猪,然而,这猪肉却被北方人说成是臭肉,你倒是说说,它好在何处啊!”

    李龟年笑了笑道,“北方人闻不惯猪臊味,南方人也闻不惯羊臊味,其实啊!没有骚味的肉,不管是猪肉还是羊肉,都非常好吃。

    就比如今天咱们吃的这些猪肉和羊肉,就是哥舒用西域那边的一些方法去了臊味的,它闻起来就更香,吃起来就更爽,可见,不是肉的问题,是烹调手法的问题。

    当然,羊肉,只需要用松树棒,桂树皮和一些香料就能去味,猪却是要通过一些其它的手法。

    像公猪,可以将其阉割,然后用较小的猪舍圈养起来,不给它活动,多长肥膘,此外,在猪舍里要设计好排粪的沟渠,不让它长期在粪水里打滚,那么长成以后,它的肉自然就不臭了。

    而且,这猪的出肉率,乃是所有牲畜之最,您有没有想过,它与牛,羊,驴,马等牲畜比较的优势?”

    李龟年之所以对猪这么了解,也是因为他的后爸中,就有一个是做这个产业的,而且品牌做的非常大,他曾经去参观过养殖基地,看过一些公司的宣传片和内部数据。

    “这个,也能比较?”高力士有些诧异道。

    在东汉时期,汉人们就已经开始将主要肉食,从狗肉转移到了猪肉身上,开始精选良种猪圈养,著名的张屠户,就是杀猪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以游牧民族为主,南方以汉民为主,南北方开战多年,没有牧场的南方汉民为了有肉吃,便开始大面积普及圈养家猪,北方,则是因为胡人向来以食羊肉为主,形成了南北较为明显的饮食文化差异。

    等到了隋唐时期,南北一统,养猪,便迅速的全国普及起来,要问老百姓们为什么对养猪的热情这么高?

    那是因为养猪更实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