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按照地域分猪肉-《变身席卷文娱》


    第(1/3)页

    每届电影节开幕之前,给选手作品画好圈子,那可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流程。

    前来参赛的选手,的确可以按照自己所属的地域圈子进行归类,但作品之间的尺度,就很难量化把控了。

    就拿江火之前的《卧虎藏龙》来说,在参报柏林之时,申报的地域其实是宝岛,和取景拍摄地华夏、制片发起地香江、投资方所在地美国,没有半点关系。

    而刚刚提到的,在华夏实地取景拍摄的《消逝的星星》,也是和导演身份挂钩,归属于意大利。

    看到这儿,有人或许会以为,参赛作品的归属,是根据导演的居住地来划分的。

    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有这么简单,那就太好了。

    九三年,Ang  Lee带着《喜宴》参加柏林电影节时,影片的归属地就是宝岛。

    但九六年同样参报柏林的《理智和情感》,却划分到了英国。

    去年参加威尼斯的《断背山》,更是被归类至了美国。

    没错,不同电影,区别对待。

    但不论如何,这个阵营,都是必须划分的。

    为什么这么说?

    理由其实很简单。

    为了更好的分猪肉。

    很多人都以为,那些入围参赛的影片,都是放在一起比较的。

    但实际上,为了兼顾各地艺术家们的感受,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参赛热情。

    只要作品不是太差,你所要经历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内斗!

    通过内斗之后,在将存活下来的作品归类汇总,进行第二轮投票,角出奖项。

    翻看所有A类电影节,仔细研究他们的获奖名单,你会发现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

    亚太圈、欧洲派、好莱坞……

    只要这些圈子里有一部作品拿得出手,必定有人会获奖。

    即便电影节上有一部电影非常的惊艳,也不可能和奥斯卡一样,包揽绝大多数的荣誉!

    甭管奖项的大小,每个地区,必定会获得一个荣誉!

    而且他们还喜欢给熟人颁奖,关系越好,几率越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