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吉地凶地-《大明狂士》


    第(2/3)页

    如果四者齐备,那在外放官员眼里,就是千金不换的最好去处。这样的地方,全天下都没多少,大概两个地方集中最多,一是山东的运河沿岸各州县,另一个是荆湖地区的那些新鱼米之乡。

    这两个地方都是本土物产丰饶,民风又相对敦厚,同时还处在交通要道上,还挨着江河,如果周边没有藩王王府,那简直就是外放官员的最佳任职地区,其中又以山东运河沿途诸州县为最。

    自从成祖永乐皇帝决意迁都北京后,为解决京师粮食问题,重新疏通了山东境内的会通河,从此江南漕粮北运京师必定经过山东。南

    北大运河的全线贯通,又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从此山东鲁西运河沿岸各州县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繁荣兴旺程度几乎仅次于江南地区。

    临清、济宁、东昌、德州等山东府州也一跃而成为天下有名的都会城市,而聊城县则是东昌府的府城,大运河沿途的九大商埠之一。更关键的是,聊城距离京师并不算太远,水路也就一千里,上任路途舒适度很高,堪称数一数二的外放好去处。所

    以吃瓜群众看到吏部榜文,将范弘道分配到聊城县,顿时都惊呆了,与想象中的状况简直是南辕北辙。按

    照大家猜想,焦点人物范弘道的去向肯定是个博弈过程,根据一般规律,在非关键性官场事务上,博弈的结果往往是中庸的。所以范弘道的去向,大概率应该是一个不上不下不好不坏的低调县,不是聊城这样的上上地方。当

    即就有人在榜单下议论起来了,更有与清流势力走得近的候选人心中暗暗愤愤不平,怎么顾宪成与赵南星如此软弱无能,这时候不给范弘道使绊子还可以理解,为何竟然给了一个仇家如此上等的去处。有两个性子急的,直接去文选司找顾宪成询问因果了。当

    然也有人在榜单下大造舆论,说顾大人胸襟宽广不计前嫌,在公事上不掺杂私人情绪等等。这都是常规操作,如果连这都不会也就不是清流了。等

    消息传到大兴县南城分署,申用懋申大公子目瞪口呆,没想明白为何范弘道有这种好运,他明明什么都没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