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被忽视的工人阶级-《大魏霸主》


    第(2/3)页

    接着翻译告诉了他们:“毛将军要挑选勇士,最先从谷底爬上来的一千人,将恢复自由之身,成为蜀军勇士。”

    突然有土著大吼道:“我们这里有五六千人呢,为什么只能有一千人成为勇士,恢复自由。兄弟们,他们想坑杀我们,我们跟他们拼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不少土著奴隶居然快速跑向谷底对面,那里比较缓,不像这面那样陡峭。

    毛虎生知道这里是桓温钢铁的主产地之一,战争暴发了,钢铁的消耗肯定会成倍增加,再像屯田场里那样才取自相残杀的办法就有点不合适了,所以他换了一种方式,用攀登山坡的方式挑选战士。

    自然这个过程也是非常血腥的,本来,对面那片谷壁也不甚陡峭,但在一炷香的时间里,竟没有人爬得上来,因为后面的人都在扯前面人的后腿,数千人没有组织,没有道义,只是知道要赶紧爬上去,谁都想恢复自由,成为蜀军的勇士,谁也不想做被留下的。吃奶的力气、一切的手段,都在这谷底使了出来!数千俘虏,忽然之间变成了三千条蛊虫,所有人心里都认为,只有爬上这片谷壁,方能脱身!方能不死!刚才还面对蜀军同仇敌忾准备拼命,这时却自相残杀了起来。而最后能爬上来的,武艺如何尚不知晓,却必定是最强的人。

    毛虎生虽然要求一千人,事实上他只选了其中的八百多人,那些身上一点伤痕都没有的人奴隶,肯定是脑袋活洛,有取巧之嫌疑。毛虎生把那二百多人放在了辎重部队里,只有后面八百人几乎人人带伤的,全部被武装了起来。成为了蜀军优秀的战士。

    在一百三十多个大小矿场,六十多个屯田军营中,毛虎生挑选出了两万土著战兵。这些战兵是从十数万土著里选出来的,挑选比例最小也是五比一,甚至是十比一。同样是采取了武装奴隶,帝辛武装奴隶成了亡国之君,而桓温却要给谢艾一点颜色看看。

    桓温向众土著奴隶士兵承诺,从现在开始他们已经是自由之身了,每一名士兵正常情况下,每月一千钱的军饷,每斩首一级,可换一千钱。

    当然,桓温也不直接让这些奴隶参战,而是打乱混编,在都伯以上级别,全部都是用西府军精锐充当军官,而且毛虎生身边还带着一支三千人的督战队。这样是不是能保证万无一失,桓温其实心中也没有底。

    和桓温的忐忑不安不同,此时的毛虎生却是一番得意。有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毛虎生也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名将,他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莫过于从桓温第二次北伐,攻克了洛阳,并委派毛虎生率领两千士兵镇守洛阳以及守卫洛阳西晋皇陵。这一守就是十年时间,期间无论是氐秦南侵还是燕国南征,都是洛阳奈何不得。

    以两千弱兵镇守洛阳近十年,显然毛虎生的功不可没。获得了两万余土著战兵,在北上的路上,毛虎生感觉眼前是一片明媚的春风,美好的未来仿佛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作为西府军三虎,事实上毛虎生并非桓温的嫡系,与邓遐和周楚深得桓温信任不同,他是一个被排除在核心权利圈子之外的人物。心高气傲的毛虎生自然不甘心当作绿叶,他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才是蜀王府的中流砥柱。

    毛虎生带着自己的儿子毛球,以及左右副将刘承永和陈伯寅,一路浩浩荡荡向雒城行去。毛虎生虽然武功不弱,善骑精射,可是他更擅长用智。对于他的对手,原前凉名将有儒将之称的谢艾,毛生虎早已有了应对之法。

    要说这些獠人土著奴隶,也有几分勇力。甚至在小规模战斗中,比西府军精锐的战斗力更强。可是獠人土著却不擅长配合作战,规模越大的战斗,蜀军越是容易取胜。反而规模越小的战斗,蜀军付出的代价越大。这一次招募的獠人土著奴隶军队身体素质都不错,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毛虎生自认为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一支精锐部队。只是非常可惜,这一支部队现在看简直和乌合之众没有区别,就是随便拉出了汉人青壮农民,训上两天都比他们强。

    如果毛虎生拿这么一支部队跟魏军堂堂正正之战,恐怕连魏军一个急冲锋都支撑不了。所以,毛虎生从来没有打算跟谢艾堂堂正正的作战,而是准备跟谢艾好好玩玩。走出成都十里,毛虎生下令部队立即停下。

    可是就是这么十里武装行军,这支部队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花了小半个时辰才把队形整好。毛虎生立即召开队以上军官将领开会。毛虎生直接道:“刘承永听令!”

    “末将在!”

    刘承永是巴郡人,身材非常矮小,仅仅六尺七寸,如果换算成后世的厘米单位,刘承永的身高仅一米五七多点。别看刘承永身材矮小,毛虎生却知道他身体里藏着巨大的力量,武艺精熟,是一员难得的猛将。

    毛虎生道:“谢艾率领两万魏军精锐将领当年邓艾从阴平古道直插江柚,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本将军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率领五千人马,从北川进入阴平古道,杀向阴平郡,如果有可能,把上邽城也给本将军夺下来。记住你的任务,不是攻城夺地,而是以破坏敌人的后方生产设施为主,遇到敌城,能夺就夺,夺下来补充粮草之后,该烧就烧,遇到反抗,该杀就杀!一定要把谢艾打疼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