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解释-《大唐医王》


    第(2/3)页

    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没有人能够肯定,事实上就连希波克拉底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也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论题。

    但是对于李元嘉来说,又何必纠结于此?

    他只是要为自己的理论找一个出处,而希波克拉底的传说正好符合自己的要求,至于说这个人是不是真的,传说是不是存在,李元嘉根本就不在乎的。

    所以在给皇帝和卢国公解释烈酒能救人的原因时,李元嘉就把这位希波克拉底医师给拿了出来。

    根据各种医书和“传说”,李元嘉总结了三大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一,清创。

    天地之间有各种毒素,这些毒素是导致人们生病的根本原因。这一点不管西方还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类似的理论,非常好理解。而在李元嘉的“归纳总结”中,将士们的伤口化脓、腐烂,都是因为受创而导致毒素入侵人体而成。

    所以处理创伤的第一部,就是清理创面。

    《周礼》中记载“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意思是医生们可以治疗疮疡、痈肿,还有跌打损伤。其中“劀”是刮去脓血之意,相当现代的清疮术。而疡医,其实就是最早的外科医师。

    理论基础二,消毒。

    从希波克拉底的传说可知,火焰能够消灭毒素,所以应该也可以防止伤口的化脓和腐烂。但是火焰同样会伤害到人,所以应该找与火焰有类似作用,但是又不会伤人的东西,比如说能够点燃并且烈到了极致的高浓度酒精。

    而且在《灵枢·痈疽篇》之中,也有“挠以醇酒,有(又)久(灸)其痏,勿令风及”的记载,再加上中国自古有用火,比如说烧红的铁器处理伤口的传统,也是李元嘉可以拿出来的“根由”之一。

    理论基础三,隔绝毒素。

    毒素无处不在,空气中也有,所以在用烈酒清除了伤口的毒素之后,还必须用干净的东西敷在伤口外面,隔绝毒素的再次入侵。而且这里所谓的干净东西,也是需要用火焰处理过的,比如说蒸煮过的棉布……

    “陛下请看,这就是臣弟专门准备好的布包,我把它叫做无……咳咳,无毒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