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叛乱-《大唐医王》


    第(2/3)页

    对于大唐境内突厥人的待遇,李元嘉还是比较清楚的。

    一切的原由,还要从九年前说起。

    贞观四年,大唐灭东突厥。当时讨论如何安置归降的突厥人,主要有三种意见,一个就是把他们打散了迁入内地,让他们务农、汉化;一个是保全突厥部落,迁到河套一带,让他们成为大唐抵御北方的屏障;而最后一个则是遣送到黄河以北,时刻警惕。

    提出最后一个处理意见的,就是当时的秘书监魏征。

    魏征认为突厥人不服教化,不顾恩义,如果迁入内地并且给予优待的话,人口必然会成倍的繁衍,将来会成为大唐的后患。所以他坚持认为应该将突厥人迁移到黄河以北去,不能留在大唐内部。

    但是中书令温彦博却说出了“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之类的话,最终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对突厥人采用了怀柔之策,从幽州至灵州,设置了顺、佑、化、长四州安置归顺的突厥部落,并且让他们保留了游牧的习俗。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给突厥人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待遇,除了广袤的土地之外,还赐给他们大量的财物。与此同时,凡有突厥部落的首领前来归降,大唐政府都把他们封为将军中郎将,以至于最后突厥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和大唐中枢五品以上官员几乎相等!

    在李元嘉看来,这他么的哪里是优待?简直就是当祖宗一样供起来了!

    正因为李世民对突厥人如此的优厚,在“居不易”的长安城中,迁入的突厥人达到了万户之多,因为他们都很向往天下第一城的生活……

    “呵呵,这帮人是挺蠢的!”

    就在李元嘉想起那年大唐发生的大事时,房俊已经兴致勃勃的接着说道:“结果现在四十多个谋反的突厥人全部被处死……”

    “好了,不要再说了。”

    就在房俊说的眉飞色舞的时候,旁边的房奉珠眉头一皱,突然低声喝道:“二郎,有好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么?没事儿说这些东西作甚?”

    杀人这种事情,听了之后怪不舒服的。

    “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