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我小我-《来呀,造作啊》


    第(2/3)页

    打个比方,国内自90年代以来,突然对过洋节来了兴趣,对国外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年年十分红火。可是对本国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重阳节、寒食节等却逐渐冷淡,甚至不少年轻人都不知道寒食节是什么节、什么时候,要知道这个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曾是民间第一大祭日!

    再比如国家每年从外国进口多少文化产品?国家又能输出多少?

    国内青少年往往热衷于日剧、韩剧、美剧,外国青少年热衷“中剧”吗?国内随处可见外国文化产品,外国人是否经常接触本国文化产品?国人在看外国作品时往往希望保持原版配音而看中文字幕,外国人看本国作品也听中文原始配音看英文字幕吗?

    是因为本国文化落后?应该被淘汰?所以要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

    还是因为本国目前缺乏先进的技术、充足的文化产业人才和成熟的商业模式来输出文化?

    这让卜凡不由的想起前世的好莱坞大片的入侵经过。

    在九十年代之前,香江电影历史久、类型多、产量高,雄霸东亚以及东南亚市场,影响力遍及整个范中华文化圈,也受到欧美等国重视。

    在当时美国大片鲸吞全球市场,在某些国家,甚至囊括九成票房,却唯独在香江遭遇劲敌,票房不利,有时甚至所占票房不到三成,如《梦城兔福星》票房只有《赌神》的三分之一;《夺宝奇兵》只排到票房的第16位,这是一个奇迹!

    香江这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却坐拥了全球数一数二规模的电影王国,是众所周知的“华人电影制作中心”,是商业电影的东方大本营,有“东方好莱坞”之称。

    从《唐山大兄》到《唐伯虎点秋香》,香江作为“东方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基地,几乎每十年都会创造出一个奇迹般的景观,百年时间来无数低谷挫折它都能从容走过。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好莱坞的技术能力、生产模式日渐成熟,以及好莱坞内部资源整合的基本完成,进入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所谓的美国大片,开始以一波又一波的无比凶猛态势冲击香江市场。

    再加上跟风以及盗版VCD的横行,最终,随着斯皮尔伯格携带着的《侏罗纪公园》在93年创下六千万元香江票房佳绩,再到98年大船更以一亿一千万攀上巅峰,这部上映了195天的好莱坞大制作还占据了香江电影票房榜首位置,完全压倒了在80年代威风八面的《最佳拍档》系列。

    至此,港片应声倒地,自此式微,导致整个范中华文化圈从此成为好莱坞大片的票房粮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