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所欲-《生于1984》


    第(2/3)页

    导演和演员一样,最怕的就是被定型,尤其是有追求的导演。

    为什么那帮大导演总要拍一些不知所云的电影?因为他要求变!

    现在是商业电影的时代,其实许辉大可以高枕无忧,他所拥有的记忆,足够保证他能够在十年内领先一堆国内的电影人。

    而且,因为许辉的出现,相比较原时空市场上扎堆的都市喜剧、爱情片,观众至少多了另外一重选择:武侠电影!

    但是,炮辉自己有点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大抵是成功人士的通病,除了商业上的成功,炮辉有了更高的追求,关于艺术上的,他希望观众能抛开身份,单纯欣赏他的电影…

    说白了,他其实就是想拿奖!

    收获专业上的认可!

    这一点跟国内的一些成功人士一样,不过他们喜欢到处演讲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

    一部电影想要获奖,肯定需要某些方面打动了评委。

    西方电影节评选的中国电影,是有理可循的,简单地理解就是西方人看惯了纸醉金迷,或者高楼大厦,要看苦难,看贫穷;或者对中国有成见,喜欢看中国的脏乱差,觉得第三世界搞艺术不容易等等。

    在很多程度上,中国的很多走电影节路线的导演都看准了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模式,确实是这么想的。

    但是许辉肯定不能拍这样的电影,他也拍不出来!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生活的环境虽然谈不上多富裕,但也绝对跟贫穷无关。

    他对贫困戏剧没有任何兴趣!

    获奖电影,一般都属于贫困戏剧。

    所谓贫困戏剧就是将人置身于绝境中审判,展现人性的荒谬,深刻,反叛,悖论,复杂多变等,借以传达出深刻的哲学思想,深受学院派老学究们的喜爱。

    他想拿奖,只能拍荒诞一点或者主题没有那么深刻的电影。

    《天堂电影院》、《美丽传说》都属于那种题材!

    《天堂电影院》的筹备进展还行,除了剧组尚未组建,演员没能就位,其它的已经定的差不多了!

    童年的多多找了泰·辛普金斯;

    少年的多多是埃迪·雷德梅尼;

    中年的多多则是马特呆萌;

    马特呆萌很喜欢这个剧本,主动要求加盟…

    其它角色,许辉交给选角导演处理,他也会时不时会发送几张照片问许辉满不满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