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确实,国外不少国家,重型设备,比我们这还大,还先进。特别是苏联,他们的这种加工能力,美国跟西方国家都赶不上!”陪同几人的副厂长江峰有些羡慕地说道。“就说重型卧车吧,苏联的最大加工直径可以达到3米,长度20米,可以加工重量260吨的重型零部件……” “以后我们国家也会有的。”谢凯说道。 作为过来人,谢凯清楚,三十年之后的中国工业制造有多恐怖。 基建狂魔的称呼,这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肯定会有的,不过目前6.5万吨的大压机,只是开始。”郑宇成嘿嘿地笑着。 谢凯看着他,摇了摇头。 他心中清楚,6.5万吨的搞出来,很可能这老家伙会想要向全世界最大吨位锻压机发起冲击,只要404基地的经费能够支撑起来。 看了二重的重型加工车间,谢凯整个人都是变得有些亢奋。 别的国家大型设备有多少,如果庞大,他没有直观的感受,就如同没有进二重,他明明知道还有更庞大的设备,也没有什么感觉。 只有亲自站在这些设备前面,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中午吃饭休息后,郑宇成带着谢凯去了沈鸿的房间。 谢凯去的时候,沈鸿正趴着看床上铺着的一张巨大的图纸。 “来了?看看这总成图,有没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沈鸿见到两人,笑眯眯地说道。 郑宇成急忙摇头,“沈部长,您饶了我。看个简单的图没问题,这玩意儿太复杂了。” 谢凯也是摇头。 “别,在之前,宇成同志可是把你吹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沈鸿对着谢凯笑着说道。 “沈老,您别听他吹。我们郑主任吹牛的本事,全世界估计都找不出来几个。”谢凯即使真的有什么意见,也不敢去提啊。 要是懂还行,问题是大压机的基本原理他知道,那个没用。 “行了,关于这台设备制造后落户在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想法?”沈鸿倒也没有逼两人,直接问正事。 这台大压机落户在什么地方,对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配套建设等,都是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不确定,以后会非常麻烦。” “目前国内只有四个地方比较合适。东北,沪市,凤城,以及蓉城。”谢凯说道,“东北太远,不考虑;沪市那边没有我们的产业,太麻烦……” 对于这台大压机放到什么地方,谢凯其实早就有了想法。 沈鸿亲自跟他们讨论,显然是有人开始活动,走了他的关系。 郑宇成看着沈鸿,问道,“沈部长,这设备虽然属于我们的,更属于国家的。全国系统内,您都熟悉,您觉得放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谢凯一听,这老家伙果然比自己厉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