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立即命令科威特複国军撤回来!” 怒火之下,战区联合司令部只能下达这样的命令。 他们可没有多余的兵力救援科威特複国军。 要是这支部队被灭了,美军以后将更难指挥多国部队。 沿着科威特海边的40号高速公路。 一支装甲部队正快速前行。 这支部队,就是从边境油田中消失的伊拉克青年军官团。 整个队伍行进过程中,除了坦克及装甲车发动机轻微的轰鸣声,几乎没有其他声音。 所有车辆都没有开灯。 塔扎克在指挥车里不断跟各个下级指挥官联繫,了解情况。 “已经脱离美军监视範围,加快速度!跟其他部队会合。” “嗡嗡嗡……” 夜空中突然出现一阵嗡鸣。 这声音跟喷气式战机、螺旋桨飞机、武装直升机的飞机的发动机声音完全不同。 没有那么大的轰鸣声。 空中小型无人侦察机,把地面行进队伍的热感照片,传递迴了已经到达瓦福拉的纳吉农旅指挥车里。 “报告!发现伊拉克人蹤迹!” 纳吉农坐在简易指挥帐篷中,端着几乎满满一杯茶叶的茶杯,等待着消息。 “命令飞弹部队,先给他们来一波火箭炮!” 靠近旅部边缘的地红旗飞弹营,早就已经做好发射準备。 得到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 电源车已经跟飞弹发射车连接,制导雷达车同样早就启动了,只需要输入坐标,按下发射按钮,就没问题了。 不过,科威特人还是很担心挨炸的。 他们不担心来自伊拉克空中的轰炸,而是怕美军误炸。 整支部队一直保持着跟战区联合司令部的联繫。 避免那些专门炸自己部队及友军地面部队的美国空军对他们轰炸。 无人侦察机一直跟随着塔扎克快速移动的青年军官团,把画面即时拍照,不断传递给后方。 两支部队距离非常近,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甚至,科威特军队的122毫米自走火炮,再往前一些,都能打到伊拉克军队。 青年军官团行进队列中,终于发现了空中这架越来越近的无人侦察机。 “给我打下来!” 塔扎克已经顾不得暴露行蹤了。 那架侦察机一直跟着他们。 在雷达上显示,好像跟其他飞机的特徵又不一样。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属于科威特的无人机。 当初他们在祁连山受训时,还没有无人机出现。 只有无线电控制的靶机。 当初总统捨不得多给钱,中方也没发扬风格让伊拉克受训部队用飞盾-359来打更多造价昂贵的靶机。 一架好几百万呢。 但是当初教官们可是过,在队伍隐蔽行军过程中,空中哪怕是飞一只鸟,只要这只鸟一直跟着,也得打下来! 据祁连山中,从外面飞进来的蚊子不向防空部队报备,都得被打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