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剩下数量不多的几辆飞盾-359,已经全部展开攻击形态。 科威特城内,一直隐蔽着的萨姆-2、萨姆-3防空飞弹,也被布置在了一些关键位置。 一旦多国部队空军进攻,这些飞弹发射,以此为撤退的部队争取更多时间。 “被科威特複国军包围?” 伊萨德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结果。 从科威特複国军回来后,伊萨德就一直盯着这支部队。 对整个伊萨德师来,真正的敌人不是美军那些装备先进、皮糙肉厚的m1a1坦克,也不是美国强大的空军。 真正对伊萨德师有致命威胁的是科威特複国军。 同一个老师培训出来,打法一样,作战思维模式差不多…… 甚至,科威特複国军在装备等方面,比伊萨德师还更强。 谁让青年军官团是几年前受训,科威特人是这刚去受训? 这年头,各种武器装备开发速度很快,作用越来越诡异,已经不局限在人员杀伤方面。 以前伊拉克军队受训时,很多武器装备中方甚至还没进入试验。 “命令他们突围。” 同样守在科威特的卡奇姆知道消息后,一脸沉重地下令。 “我们已经没有多余部队去支援他们……一旦被拖住,有多少增援部队都没法解决这问题。现在部队撤退还在有序进行……” 卡奇姆非常清楚他们的部队情况。 国防军根本就靠不住。 一旦遭到太严重的打击,会直接丢了装备逃命。 不像提克里特师的部队,遇到再大的损失,也会持续战斗下去。 “司令,他们已经无法突围!” “为什么无法突围?难道科威特人出动了所有部队?” 卡奇姆有些无法相信。 科威特人什么时候行动的? 一个旅的调动,在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 为了知道多国部队的动向,卡奇姆让苏联的僱佣兵团以及伊拉克自己的侦察兵部队,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侦察兵。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情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伊拉克没有军事卫星,空军的侦察机不敢出动,唯一的情报来源,就只能通过地面部队搞了…… 这些侦查兵源源不断地把多国部队的动向传递迴来。 科威特複国军的消息,卡奇姆这个总司令就没有得到过。 “瓦福拉,他们的旅部在瓦福拉!” “他们不是包围了青年军官团?怎么旅部到了瓦福拉?” 伊萨德有些不可置信。 从海夫吉沿着高速公路前行,会直接到达瓦夫拉。 科威特複国军向北面跑了几十公里,怎么又到了瓦福拉? 彙报的情报参谋也没法解释。 “师长,我们缺乏有力的侦查手段,科威特複国军跟青年军官团都是接受同一支队伍培训的,而且,他们的装备,跟青年军官团一样……” 对于战争来,无法了解敌人动向,这是非常被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