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解决了这技术,在大推力火箭动机的研究上,就能取得很大突破。 国内目前连85吨推力的火箭动机都还没有完全成熟。 从苏联国内的火箭动机推力,早已达到数百吨。 这些基础,是国内同行没法比的。 yf-77氢氧动机这种用于长征5号的动机,可靠性尚未完全解决。 yf-1oo氢氧动机,甚至要等到1o年之后的2ooo年才会立项,最终在度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后才完全定型。 即使这样,yf-1oo的推力也只有12o吨。 在火箭射方面,由于国内没有大推力火箭动机,只能在采用多台动机捆绑的方式,提供强劲推力。 这样不仅让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也让故障生的机率增加不少。 火箭动机使用的数量越多,出现故障的几率也就越大。 谢凯正是清楚这一点,加上基地对航天领域的技术需求越来越大,想完成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外太空建立空间站以给相关的科研项目获得真空环境,都必须要更先进的火箭动机技术来提升运载效率,降低射的单位成本,都必须先进的火箭动机。 “车里的大部分专家,都是来于莫斯科郊区的动力机械生产联合体。这家单位是整个苏联,甚至全世界火箭动机技术最先进,美国人在这个领域,也没法跟苏联人比……” 郑权的话,让谢凯深有同感。 苏联解体后,大毛甚至靠着rd-18o火箭动机的出口,养活整个动机制造企业,度过了从2o世纪9o年代初期苏联解体到21世纪初这段艰难的岁月。 美国这个号称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国家,在97年时,也跟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签订合作协议。在双方合作项目中,要求俄方在2o18年年底,向美国交付1oo台rd-18o火箭动机…… 要知道,这种火箭动机,一台价值1千万美元! 谢凯没有打算去抢美国航天提供给俄罗斯的订单,那样会让整个俄罗斯崩溃的经济雪上加霜。 甚至,让更多高科技企业破产。 可不搞技术,以后要在航天领域展,就得进口火箭动机。 大毛不靠谱,经常在动机这一块卡人脖子,谢凯比谁都清楚。 红旗集团要想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并在航天领域有所展,就必须搞自己的技术。 大推力动机是最基础的。 想到这一切,谢凯只歎了一口气。 郑权这完全是运气好。 过段时间,大毛政府反应过来,根本不可能让谁挖走他们的火箭相关专家。 这是他们最核心的技术领域。 也正因为如此,在苏联解体后,大毛那么长时间都能向美国、欧洲甚至全世界出口大推力火箭动机。 就因为他们掌握着核心的先进技术,成本相对低廉…… “真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的人在车上已经安抚不了了……”郑权问谢凯。“为了把这些人弄回来,之前已花了37oo万美元……” “才花这么一点,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成本不高,仅是那一百多名技术专家,产生的价值都可能上百倍甚至上千倍……”谢凯不在意花多少成本。 第(2/3)页